
1898年,清政府推行新法,各地纷纷开办新式学校,成立出版机构,新书发行业也伴随而生。至1948年,济南先后经营新版书的有128户。这些书店,有官僚资本开办的,有外国商人设立的,有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为数众多的还是一些规模甚小、合伙或独自经营的小书铺、书摊。他们有的以经营图书为主,兼营教学仪器和文具,有的新旧书兼营,有的以租赁或批发为主,有的兼营碑帖字画,有的以经营文具、体育用品为主,兼营少量畅销书。济南教育图书社是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民办图书发行机构。
该股票发行于1914年7月1日。长26厘米,宽25厘米。共十元,计一股。花纹方框,框内上正中横书教育图书社股份公司股票,正文主要内容是“本公司定名教育图书社,专营教科图书文具发行事业,股本上海通用银元一万元,分作一千股,每股十元”。经理李与龄。框内左下方戳印“山东济南教育图书社,省城内西大街”字样,表明了最初成立时的社址。股东傅暽安,山东聊城人,清末民国画家,著名学者傅斯年先生的堂叔,曾任国民政府山东临清银行行长,东平县县长,参加过齐鲁大学创建。
济南教育图书社创建于1913年10月,由鞠思敏、王祝晨等发起,教育界近200人集资创建。鞠思敏,荣成人,曾任山东省第一乡村师范、正谊中学等学校校长,被誉为“山东的蔡元培”。王祝晨,齐河县人,山东优级师范早期毕业生,曾任济南一中等学校的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政协副主席。二人都是山东著名的教育家,他们深感创建山东省自己的教育书社的必要,于是积极奔走筹资建社。图书社初拟自搞编印,因财力不足,遂专营发行,是中华书局山东特约分局。该社以“辅助山东教育为主旨”,不仅在山东卓有影响,还将业务扩展到河南、河北等地,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前,济南教育图书社年销书额都超过20万元,成为图书发行行业的佼佼者。同时为济南的图书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济南乃至山东图书出版和发行业的发展。日伪统治济南时期,因拒绝发行日伪教科书而遭到当局迫害,实力大衰。抗战胜利后,仍是惨淡经营,勉强维持局面。新中国成立后,以经营仪器、文具为主,1956年在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并入济南市百货公司。
该股票作为民国时期图书发行事业的历史见证,忠实地记载了近代山东爱国教育人士为实践“教育救国”理念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对于研究近代山东教育史、出版史乃至金融史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关键字: 内容标签:济南,股票,图书,教育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