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乐出土的汉代石俑

最小的石俑只有15厘米高
赏宝
汉代石俑简约粗犷
5月28日下午,记者在昌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产业保护科科长丁露刚的陪同下,来到了昌乐县文物管理所。
一进文物管理所大院,记者便看到西院墙边立着一整块1米多高的条状石头,近前看到,这块石头被简单地刻成了人的形状,头顶尖尖的,像是戴着一个帽子;面部饱满,上面刻有一双“深邃”的大眼睛,一个扁平的鼻子,一张张开着的大嘴;双臂前曲,一上一下抱在胸前,像是捧着一把剑。
丁露刚指着这块石头说,这就是此次出土的石俑中的一个,是个武士俑,是用一块石头刻出来的,有1.2米高,因为太大太重,因此暂时没有放在文物收藏室里。
随后记者来到文物收藏室看到,这里摆放着一堆大小不一的石俑,大的有三四十厘米高,小的仅有15厘米左右,这些石俑石质不一,有石灰岩,有砂岩,颜色各异。从雕刻风格上看,用刀简约,形象古拙,刻线雕凿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这些造型简单的石俑中,一个雕刻很是精美、与真人头部基本等大的残缺的石俑头像格外惹人注目。该石俑采用浮雕的手法刻成,浓眉大眼,面部表情凝重祥和,模样极像是陕西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里的陶俑。
丁露刚介绍说,这些石俑都是近日在昌乐县乔官镇出土的,是以圆雕、阴线刻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技法完成的,具有简约洗炼,凝重粗犷等汉代特色。这些石俑首先选用长方形片石,再由两侧向内雕凿成大致的人形轮廓,然后采用阴线刻和减地淡浮雕相结合的技法,在人形轮廓的平面上雕刻出眉、眼、口、鼻、手、足、衣冠等细部,这种技法与汉画像石无多大差别,在造型上古朴凝重,少动感。
丁露刚说,现场同时还出土了一些画像石和砖块,有的画像石上雕刻着怪兽,有的雕刻着羊头,图像和花纹都十分精美。鉴于这些画像石很大很重,运输不方便,因此目前还没有运到文物管理所,而是暂存在农户家中。
丁露刚还告诉记者,此次乔官镇共出土了石俑42个,画像石5块,青砖若干,经山东省、潍坊市两级文史专家鉴定,这些文物均为距今2000年前的汉代的。
关键字: 内容标签:汉代,苏醒,沉睡,昌乐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