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珍:曹休墓发掘主持者
用曹休DNA鉴定“曹操头骨”不行
记者:曹操墓发现的时候,有不少人质疑。这座墓葬,凭什么断定它就是曹休墓,仅凭铜印这一孤证吗?
史家珍:当然不是。但铜印是最重要的证据。第一,这座墓葬是一个甲字形墓,形制上也是贵族才有的级别。整个墓葬也比较恢弘,墓砖全部为特制,跟我们普通的砖比起来,长、宽是它的2倍还多。
第二,该墓葬在邙山上处于很高的地方,但是刚好它所在的那一块却十分平坦,是少有的好地方,一般人不能用的。第三,这么大规模的墓葬,上面却没有见封土和陵寝建筑,随葬器物也以朴素的陶器为主,符合曹魏时期“不封不树”的墓葬特点以及曹操、曹丕所提倡的薄葬制度。
记者:墓中一男一女的身份是否确定?是不是墓主人?
史家珍:身份已经确定。男的就是墓主人曹休,女的我们推测应为曹休的夫人。
根据史料记载,曹休投奔曹操的时候应该有十七八岁,到他去世的时候,应该有50岁出头。经过骨骼鉴定,年纪上是符合的。另外,我们对男性骨头的骨密度进行检测后,发现它是一个30多岁人的水平。为什么?一是因为他生前的营养很好。二曹休是练武之人,所以骨密度不同于一般之人。
至于那位女子,经检测她的年龄在40岁左右,专家推测应为曹休的夫人。
记者:专家们都说该墓的价值重大,其发掘意义在哪里?
史家珍:首先,这个墓葬为曹魏时期的大墓,是极为少见的。因为曹魏时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长,而且那一时代的墓葬有“不封不树”的特点。所以就造成了曹魏大墓的极为罕见。
它的另外一个重大意义是,为我们区分东汉时期的墓葬和曹魏时期的墓葬提供了一个标尺。这个墓葬里出土了不少文物,但它和曹操墓中出土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曹操墓里的东西更多带有汉代时期的特点,这个墓葬则开了一个时代的先河,具有鲜明的曹魏时期的特点。
记者:曹操墓中曾发现一个头骨。不少人甚至考古专家都猜测是曹操的头骨,如今曹操族子曹休的骨头出土了,能否通过DNA鉴定,甄别“曹操头骨”的真假?
史家珍:这个是不行的。据DNA方面的专家介绍说,按照目前的技术,母系三代以内是能进行鉴定的,父系三代以内不能保证鉴定结果的真伪。况且,这些骨头都已经上千年了,保存得也不是很完整。
另外,一些史料中称曹操的父亲曹嵩本来姓夏侯,被曹腾收养后才改姓曹,这一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有专家认为,拿曹休的骨头做DNA鉴定,就算可以做,也不见得鉴别出曹操的真实身份。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名,出土,专家称,鉴定,曹操墓,将曹休墓,DNA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