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亦庄再现十余座汉代古墓

编辑:Jina 来源:新京报
 

昨日,亦庄,考古人员正在建筑工地的坑道内工作。近日,该工地发现十余座汉代古墓。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位于凉水河一街和博兴七路交会处工地,目前地块施工和考古发掘“同步”进行


 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又发现十余座汉代古墓群。截至昨日,凉水河一街和博兴七路交会处的工地上,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发掘人员已经忙碌了十多天。据相关人员介绍,该工地为亦庄产业配套住宅工程,开工之初便请文物部门前来勘测,发现了古墓群。


 施工和发掘“同步”进行


 昨日上午10时许,凉水河一街和博兴七路交会处的工地被围挡遮得严严实实,惟一入口处有3名保安守卫。工地内一片忙碌,中央10多个深约一米的大坑周围画着白线。每个大坑约20平方米,坑内,一两名拿着图纸的技术人员正指导工人一锹一锹地小心挖掘。有些坑已初步挖掘成型,不规则的大坑边缘挖着三四个边坑,长约一米,呈触角型。坑内能看到古砖紧凑垒砌的截面。


 与之不同,白线外围的工地,正在进行机械作业,挖掘机从深达三四米的大坑里挖出土,随后装至大货车上运走。


 开工前就推断会有古墓


 据施工人员介绍,该工地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配套住宅项目,由北京博大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河北建筑公司具体施工。


 工地负责人称,该地块开发之前就得知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有古墓。所以今年年初,工地刚开工就请文物部门前来勘测。经过勘测,有古墓的地方被画上了白线,由文物部门组织人员发掘,其余地方则正常施工。


 该负责人表示,尽管考古发掘会影响施工工期,但公司会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先保障文物发掘工作。而且文物勘探、考古发掘的相关费用也已列入工程预算。


 很可能是个家族墓群


 昨日,工地人员和知情人士称,目前考古发掘已进行了10多天,基本上是24小时发掘,曾挖出瓦罐等随葬用品以及人体骸骨。从现场墓葬群的特征看,该墓葬群很可能是个家族墓群。


 对该说法,文物研究所现场负责人未予回应,只表示施工完毕大约还需1个月时间。


 昨日,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宋大川介绍,该处古墓初步认定为汉代古墓,至于古墓数量、墓主身份、发掘文物等详细情况,需要等发掘工作结束会才能公布。


 ■ 相关链接


 亦庄频现不同朝代古墓


 2003年11月上旬 据媒体报道,勘探队在亦庄开发区马驹桥附近首次发现大型古墓群,共发现6个古墓群点,近百座古墓,绵延数平方公里。古墓年代大多为汉、唐时代,亦有辽金、明清时代墓葬。


 2004年3月 亦庄附近马驹桥北侧发现两座清代古墓群。


 2007年6月 附近区域又发掘出数十处汉、唐代墓穴,且具有明显的家族墓地特征。


   记者:陈博


关键字: 内容标签:汉代,十余,古墓,再现,亦庄
下一篇:龙游溪口发现大型青石墓室 初判为宋元时期(图)||上一篇:麦坪遗址的五大谜团:两个时代的墓为何嵌在一起(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