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杨亚长说:“学术界原来认为中国的制砖史一定很早,但是考古实物仅在西周至先周时代发现过,距今约4000年。现在,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一处遗址中,我们发现了5块经过焙烧的砖材,有红陶,也有灰陶,对于研究中国砖的起源以及中华文明起源等都提供了重要线索。”
这处正在发掘的仰韶文化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和灞桥区燎原村,被称为蓝田新街遗址,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的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从中部穿过。
记者在现场看到,5块陶砖保存得都不完整,其中有3块属于红陶,2块是灰陶。保存最好的一块红陶砖,人手摸上去十分光滑,显然经过长期磨制或使用,除了90度直角的两个界面之外,在光滑面的背面是十分明确的涩面,甚至能看出与其他材料粘合的痕迹。
杨亚长说,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认为,中国建筑陶器的烧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开始的,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春秋战国时期才陆续创制了方形和长形砖,秦汉时期因制砖技术和花式品种的显著发展世称“秦砖汉瓦”。现在看来,仰韶文化时期不仅有种类丰富的生活陶器如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等,还应该至少有建筑陶器――砖,尽管目前仍不清楚它是方形还是长方形。(记者冯国)
关键字: 内容标签:仰韶文化,首次,考古学家,中国,时期,发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