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福建南安市丰州古墓群:见证泉州东移历史

编辑:秋痕 来源:泉州晚报
 
地址:分布在丰州华侨中学附近狮子山、庙下山、凤冠山 


  南安市文管办主任杨小川告诉记者,丰州古墓群包括西晋、东晋、南朝、隋唐时期墓葬群,分布在丰州华侨中学附近狮子山、庙下山、凤冠山。


  “两晋及南朝古墓大多为券顶砖室墓,唐墓有土坑和砖室两种。”杨小川介绍道。


  古墓群出土的文物很多,难能可贵的是,在此先后出土的铜质“部曲将印”、“阮咸”图案花纹砖,均为福建省首次发现,这两样东西是在一东晋古墓群里被发现的。在东晋时期,“部曲”是半官半民的武装组织。专家由此推测泉州武术自东晋之时就已有之,而同期的“阮咸”(一种乐器)砖刻,则说明当时武术和早期弦管在泉州同生共荣的景象。 


  杨小川认为,丰州之所以古墓众多,缘于在晋朝、南北朝时期,这里曾是南方比较有名的政治、经济中心,中原很多士族都先后迁徙到此定居,唐代才逐渐搬到泉州市区。


  价值评定:古墓群的规模之大、分布之广、延续时间之长、墓的形制和出土器物之独特与多样,在福建尚属少见。它的发现与《泉州府志》中“晋南度时,衣冠士族避地于此,沿江而居,故曰晋江”的记载相印证,见证了泉州东移历史。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南安市,泉州,福建,见证,古墓群,历史
下一篇:考古并不是挖宝 盘点中国考古发掘中的种种失误||上一篇:"宋代北京"记载不详 大名府宫城位置已确定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