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南京发现2万平米商周遗址 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

编辑:秋痕 来源:现代快报
 


许先生在南京江宁谷里欣赏田野风光时,发现田野里突兀地出现一片土堆,其中混着大量的陶器碎片。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记者与南京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一同赶到现场。经调查,这片20000余平方米的土堆竟是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

稻田土堆中发现大量陶器碎片,专家初步调查后感叹

这可是商代陶器上才有的特征啊

昨天,记者与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一起来到江宁谷里街道孝义村的一片水稻田。水稻田旁边有一个高约2.5米的土堆,这里原本种植着玉米,前不久才收割完,泥土又被犁过,露出大量红褐色、黑色的陶器碎片。“罐、盆、鬲、钵,东西还真不少啊!”考古人员在现场发现了大量古陶器的碎片,以及建筑留下的火烧土。根据碎片的形状和其上的纹饰判断,这里可能是一处西周时期的人类遗址。由于长时间的风吹日晒,碎片的纹饰大都已经不甚清晰,只有专家才能辨认。

在勘探过程中,一个圆锥形的陶器尖足让考古专家眼前一亮,“这可是商代陶器上才有的特征啊,就凭这个,遗迹的时间可以往前推600年。”据介绍,这个圆锥形的陶器尖足出自于一种名为“鬲”的器皿,西周时代鬲的足底较平,只有在此之前的商代,才会有这样的尖足。

专家表示,仅通过目前发现的这些碎片,就已经能看出商周时代人类生活的各个侧面。专家俯身拾起一片凹凸不平的陶器碎片说,“这个碎片应该是研磨钵的一部分,里面这些凹凸都是特意做出来的绳纹。古人用研磨钵来摩擦植物的根或块茎,把里面的淀粉给研磨出来,剩下的植物纤维则丢掉。”商周时代生产力低下,人类的食物粗劣,牙齿磨损严重,研磨钵就是当时人类牙齿的“代替物”之一。经初步调查,除了这批种植着玉米的土堆,一路之隔的另一片土堆同为商周遗址,总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地下文物分布尚需深入调查。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化层,南京,遗址,堆积,商周,发现,2.5
下一篇:板桥镇挖出"疑似宋三彩" 北宋建筑群露真容(1)||上一篇:秦俑1号坑第3次发掘进展顺利 明日将展出新文物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