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汉墓中五铢钱是冥币?考古人员和专家有意见分歧

编辑:秋痕 来源:扬州晚报
 
昨天,本报报道了考古人员又在沈家山抢救性发掘一座汉代夫妇合葬墓的消息。市钱币学会专家陈晓友根据出土的五铢钱形状、颜色,推测这些五铢钱可能是冥币。

    陈晓友告诉记者,前天从汉代夫妇合葬墓里出土的五铢钱,颜色呈红色,说明含杂色金属比较多,因为一般五铢钱高铅锡,出土后在空气中氧化,颜色呈灰黑色,泛绿色。另外,该五铢钱厚度较薄,中间的孔比较大,是为了节省材料,而且文字扁平。综合这些元素,陈晓友推测,这些五铢钱可能是东汉时期墓葬里的随葬品——冥币。

    但考古人员认为,这个可叫瘗钱,应该是流通钱,不是冥币。前段时间出土的陶五铢应该说是特意制造专司陪葬的钱,即冥币。

    五铢钱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圆形方孔,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唐武德四年(621)铸“开元通宝钱”,废止五铢钱。五铢钱流通7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

关键字: 内容标签:汉墓,考古,分歧,人员,专家,有意见,五铢,钱是冥币
下一篇:考古证实宜兴紫砂土魏晋已开||上一篇:山东发现隋玉简《36计》 成书时间上推千年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