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桫椤

刺桫椤

刺桫椤
东南快报讯 年过六旬的老吴,十多年前在山谷中发现曾是恐龙主要食物的史前植物活化石——刺桫椤。如今,建起的公路已使刺桫椤暴露无遗,这让发现它的厦门市集美区杏林前场村村民吴怡元很是担心,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刺桫椤加以保护。
昨日,老吴带着记者来到这一片刺桫椤生长的地方——灌口镇野山谷中。
在山谷中,记者看到,生长在路旁的几棵刺桫椤都有1米多高,叶螺旋状排列,像一把小扇子,树柄上长满了刺树枝,主茎部中心有一类似螺旋状的“果实”。
据老吴介绍,他从事过许多行业,对植物的研究有一些兴趣,所以一直都在寻找桫椤树,已有二十多年了。这几棵刺桫椤是他在十几年前发现的,一直以来他都不愿将此事公开,担心一旦被知道后,会受到破坏。
老吴说,如今树已长了十多年,长在路边最高的一棵树高1.3米,整个树叶撑开约1米,像一把大伞,在它附近还生长了几棵,山谷深处也有一些。可是路已修到树旁,他担心长此以往,这些为数不多的刺桫椤会遭受破坏。
“刺桫椤是一种原始的蕨类植物,同恐龙时代一起生存,也是恐龙的主要食物,随着恐龙的灭绝,刺桫椤是如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已为数不多,曾看到媒体报道在漳州和福安发现过它。”老吴说,因为这种蕨类植物都喜欢长在一面朝阳光一面背光的山谷中,很难被发现,所以他很希望刺桫椤能不被破坏。
老吴还说,很多珍贵植物很难在靠海的地方生存,刺桫椤能在厦门生长,也说明它能适应厦门的气候,海潮汐风不会影响到它的生长。
据现场一厦门市林业局专家介绍,该植物确实为刺桫椤,桫椤也称“树蕨”、“刺桫椤”,蕨类植物,桫椤科,木本,茎柱状,直立,树高可长到3~8米,叶顶生,中生时代和恐龙一样在地球上广泛分布,曾是恐龙的主要食物。恐龙灭绝后,桫椤却成为活化石,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该专家介绍说,桫椤孢子萌发成配子体时,需要湿润的环境,由于缺少配子体生长的适当环境,造成桫椤繁殖障碍。其长在西南、华南和热带亚洲其他地区,喜欢生于林下沟谷、溪边及灌木丛,温暖湿润及半荫环境。在福建其他地方也有发现过刺桫椤,因其生存力特别强,就算是周围其他植物没有生长,也不受影响。
据悉,在我省福安市溪潭镇瓜溪畲村里瓜溪海拔150~500米的峡谷及其周围方圆10平方千米的山野中,分布着3600多株大大小小的桫椤树。在平和县天马山一个叫“高脚寮”的地方也曾发现大片野生刺桫椤。
关键字: 内容标签:桫椤,活化石,史前,厦门,植物,发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