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盗古墓的墓室。海勇提供

昨日下午,在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蜘蛛山乡娘级营子村被盗古墓的现场,村民们正在回填保护古墓。记者蔡红鑫摄
沉睡在地下的辽代贵族古墓,一直由几代村民保护着,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古墓主人可能是金兀术的后代。
近日,这座古墓却被盗墓贼挖了5米深的洞。文物部门已经采取回填的方式进行保护,文物专家表示古墓将会对辽史的补充极有价值。
村民自发保护古墓
2月22日,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蜘蛛乡娘级营子村村民袁福德来到自家的玉米地时,发现地里有个长约1米,宽约半米的大洞,“我当时就爬到了洞下,足有5米深,下面有青砖,已经被很多土给埋上了。”
村民老李说,在这20亩地的范围内,经常有塌陷的地方,挖几锹就能发现青砖,有时还能捡到古钱,知道这就是古墓。
89岁的袁大爷说:“大约是1973年时,距离现在被盗的古墓约50米处,有人发现有个大洞,我斜着身子下到底下一看,左右有两个小屋,有个像桥洞子一样的小月亮门,都是用青砖砌的,有一块青砖上还有一个像‘面’的字。”
当时,生产队领导向公安部门报案了,村民们一听说是古墓,就自发地组织起来,白天黑夜地巡逻看护着这座古墓。后来,古墓也没有被盗过。
该县文物管理所研究员海勇说:“两个小屋其实就是两个耳室,这说明这个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都比较高,所以他的墓室会有两个耳室。一般人的墓只有一个耳室这么大。”
关键字: 内容标签:阜新,术后,古墓,惊现,大盗,千年,疑是金兀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