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施工
地下突现一个“洞”
“一下挖下去,就出现了一个洞!”2月10日上午,在眉山闻欣锌业有限公司的技改工作基地,挖掘机师傅李元福像往常一样操作着挖掘机进行挖掘。上午11时许,李元福发现地面上突然陷下一个大洞,李元福连忙下车查看,在红褐色的泥土里,依稀能看见一些灰砖和一些陶器。
“我看见里面有几个像佛像的‘娃娃儿’,才想到是古墓!”在发现里面有大量陶器后,李元福俯身拿起一个文官俑和三耳陶杯向当地文物部门报告情况。
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居然会出现古墓?当地村民显然没有料到,“刚开始我们大家都不相信这里有什么古墓,后来听专家说,确实是古墓,而且有很多宝贝,我们才相信。”
出土文物精美
古墓最晚建于北宋
下午16时许,记者到达现场后看到,在这座古墓的旁边并排还有一座墓室,两座墓室均已被挖开,青色的砖散落一旁。据村民介绍,旁边的那座古墓是2月9号发现的,但没有任何东西,也就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据市文管部门专家介绍,两座古墓风格基本相同,初步推断其年代基本一致。两座古墓均为双层卷拱砖墓室结构,坐南向北,均有放置陪葬品的腰坑,长3.6米,宽0.9米,内有武士陶俑、文官俑等物。“文官俑面部丰满,有唐代的遗风,我们从文官俑的面部表情和五耳陶罐可以初步推断,古墓最晚应该不会晚于北宋前期。”
在一旁的农家菜地里面,记者看见了市文物部门在两座墓室里面出土的文物:一个武士陶俑、八个文官俑、一只三耳陶杯、一个已经残缺的五耳陶罐以及一些陶器碎片。武士陶俑和文官俑的面部表情十分丰富,瞳孔、鼻孔清晰可见,武士陶俑高约一米,头戴插有绺子头盔,脚踏底座,全身着鱼鳞纹盔甲,臂肩挂流苏祥云,怒目圆睁,威严无比,制作十分精美。
相比武士陶俑,文官俑则小得多,8个文官俑只有4个是完整的,另外4个文官俑的头部已经与身体“分家”,完好的文官俑长约30厘米,宽约8厘米,高冠阔服,双手呈环抱状,脸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此次出土的文物面相润丰满,制作精美,尤其是武士陶俑,至少能算上国家二级文物,文官俑也能算上三级文物。因墓室内未发现墓志铭,对墓主身份的确定要经专家会诊后认定。”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志刚告诉记者,这些文物的出现,对研究川南地区北宋的政治、经济、艺术、民风民俗、制陶业等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同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围观者,哄抢,出土文物,北宋,挖出,古墓,工地,精美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