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疑似国宝“唐吐蕃帛画”难鉴定

编辑:Jina 来源:新闻晨报
 
首个有组织的中国赴日“淘宝兵团”收获的藏品中,出现了一件最引人注目的“宝贝”—————疑似唐代宗藏传佛教帛画,如鉴定属实,将有可能成为今年文物考古界的重大发现。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鉴定会,邀请了目前国内8位藏传佛教、书画专家,各显神通欲为其“正身”。但由于在场专家意见分歧较大,最终未能达成共识。帛画的主人———上海藏家朱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唯有将画送往海外进行碳定年检测。
  鉴/定/结/果
  画卷展开,专家形成三大“派系”
  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富丽堂皇的贵宾厅内,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的8位权威专家,对5月初上海藏家朱先生从日本全国古玩博览会淘回的“唐代宗藏传佛教密宗帛画”作鉴定。
  这幅帛画腐痕斑斑,边角许多地方都已经蚀去,但画面主题保存还算完好。该古画最重要的时代特征是,画面左上角有汉字题款(其中部分已随腐蚀的帛布散佚),根据题款,该画为公元763年唐代宗时的遗物。专家、收藏者在日本初步鉴定时认为,帛画可能是吐蕃军队侵唐遗物。
  围绕画面信息为帛画设定的“历史故事”,专家们对帛画的年代进行了分析,然而,1个多小时的鉴定却没能得出统一结论,三大“派系”显得泾渭分明。
  ■“古画派”:确为古物应做仪器鉴定
  潘深亮是闻名国内的书画鉴定专家,中国首个海外“淘宝兵团”前往日本,他是全程陪同的“技术顾问”。他在鉴定会中谨慎地认为,帛画确为古物,年份不晚于清代。
  “其一,从丝绸质地看,为很细的织物,和唐代的类似;其二,从画风、笔法看,山、神像、法器的线条比较古朴;其三,从历史事实看,唐代宗广德元年癸卯吐蕃军队大举东侵,当时佛教已经印度传入西藏,已经产生了藏传佛教,该画可能为汉藏文化交融的产物,从历史事实上能够吻和。”
  “从颜色上说,我们还没有看到唐代有这样颜色的帛画,因此该画的年代可能到不了唐代。但我们没有看到过唐代的同类东西,不能轻易下结论。因此,我提议对这幅古画进行科学的仪器鉴定,具体测定其年份。”潘深亮说。
  ■“修补派”:后人对帛画进行修补过
  作为国内权威的书画专家,单国强认为,“画的年代比较古,但还存在一些疑问。”
  单国强认为,帛画上有些地方颜料、墨色和丝织物完全融合,但一些地方却存在问题———“有点像后加的,怀疑是后人画蛇添足,对帛画进行了修补。”他同时指出,当时佛教刚刚传入西藏,为何大鹏金翅鸟在正中而非主佛,这很不正常。
  画左上角题跋描写了道教产生之初的祭奠仪式,为道教内容,而帛画为佛教内容,这让人很难理解。
  对于绢的质地,单国强认为“很古”,虽然不是现代的东西,但也不好说不是唐代的东西,绢的织法特别精工,中原地区不用此织物作为画画的材料,可能是少数民族法师的用品。但是画法艺术水平不高,“收藏价值不高,且存在很多疑点,因此无法定论。”
  ■“赝品派”:帛画错得一塌糊涂
  孙国璋在敦煌长期从事佛教造像研究,阅览了无数珍品,对古代佛像情有独钟。画卷刚一展开,她立刻全神贯注地端详起来。数分钟后,孙国璋发表观点认为,“东西不是敦煌的,我们从未见过这样画法的佛像。敦煌四、五、六窟的画像都说明,唐代的帛画都是偏土红色,色调柔和,而这幅画是青色,属于明清以后的色调,太土了。”
  故宫博物院专家罗文华直接指出,“帛画错得一塌糊涂,是赝货。从残破的程度来看,不大可能是敦煌的东西,真品不可能这么软,应该是残破、发硬、风干的东西。这幅画笔法比较粗糙,神像手脚都很粗,唐代没有这样的东西。”
  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张燕燕说:“东西用我们的行话说就是‘不到代’,画上题跋称是唐代,但是年代到不了唐代。”
  藏/家/态/度
  欲寻“郑和地图”主人协助鉴宝
  由于国家博物馆目前的先进仪器尚在调试中,对于绢、帛画的数据库不全,尚无法对朱先生的帛画进行最终鉴定,朱先生决定近期把东西送到海外去鉴定。“只有仪器是科学的,它比肉眼更有说服力。”
  今年年初,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称,一张最近发现的古代地图显示,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中国明朝的航海家郑和就已经发现了这块大陆,该报道在全球引起轰动。由于面临众多专家的质疑,收藏者中国律师刘刚送去新西兰维卡特大学的“碳定年法”测定结果显示为真品。
  朱先生认为,自己的情况和刘刚类似,希望通过同样途径对帛画进行鉴定。在晨报记者的牵线下,刘刚表示,愿对朱先生提供帮助。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吐蕃,帛画,疑似,国宝,鉴定
下一篇:思茅将发掘孔明槽城址||上一篇:良渚发现古代贵族墓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