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太子岗遗址现身 与唐城西门遗址仅一路之隔(图)

编辑:秋痕 来源:扬州日报
 

 
太子岗考古发掘现场。邹平 摄
 
昨天,市考古队在唐城西门遗址一路之隔的东侧工地上发现了另一个遗址——太子岗遗址。考古专家表示,太子岗遗址保存得非常完好,初步推断可能是寺庙遗存,或者是规格很高的建筑。

    遗址面积达4万平方米

    据介绍,太子岗遗址总面积4万余平方米,以遗址中部东西向水泥路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此次发掘工作主要集中在遗址北半部,发掘面积约2500平方米。

    在已经发掘的太子岗遗址最南端,记者看见一个挖得不深的坑。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在遗址上先布的一个探方,便于考古发掘工作。而在东侧不远处,又发现一个类似于西门遗址城墙的马道的探沟,两端的踩踏面是为了取土方便人工制造的踏步,不像西门遗址是恢复的古迹。

    考古人员还在这里发现了南宋时期的沙质夯土层,厚度0.6-0.7米,夯层厚度8-10厘米,夯层均匀,每层底部用青灰色黏土铺垫。

    令人奇怪的是,太子岗遗址和唐城西门遗址只有一路之隔,就像是两个并肩而立的“姊妹”城,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价值。但其价值究竟有多大,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

    北部惊现元明磉墩遗迹

    记者在遗址北部看到,几处瓦砾夹杂在断面土层中。考古专家介绍,这是元明时期的磉墩遗迹。

    考古人员在清理遗址北部时,暴露在地表的磉墩断面,东西一线共清理出九个方形、边长2.6米到3.0米的磉墩,磉墩用瓦砾夹灰土逐层夯筑而成,保存较完整,夯层明显,厚度8—12厘米,磉墩间距3.4米左右。

    考古人员在磉墩北部的高台上布方发掘,清理出一个瓦砾铺垫层,瓦砾分布较均匀,且表面散落有大量琉璃瓦残片,东西140米,南北40米,因受工地周边绿化带限制,瓦砾范围未能完全显露出来。

    据悉,这些元明时期的磉墩保存得非常完好,而且十分罕见,以前考古人员曾在现在的工人影城附近发现过唐代的磉墩,但是用黏土制作的。此外,考古人员还清理出唐代夯土倒塌堆积,基本确定了遗址的西边界——距离遗址中心约70米。

    太子岗遗址建筑规格高

    由于此处太子岗遗址处于刚发掘阶段,很多疑团还没法完全解开。但考古人员根据目前的发掘成果,推断此处可能是寺庙遗存,或者是规格很高的古建筑。

    据介绍,有关太子岗遗址并没有发现具体的文献记载,那么这个“太子岗”名称是如何得来的呢?考古人员解释说,因为这个地方在近代和现代被叫作“太子岗”,所以按照遗址发掘命名的一般规律,就暂时按照此处地名确定下来。

    至于太子岗遗址到底出自哪个朝代,考古人员表示,就目前发掘情况来看,其遗迹自六朝一直持续到清代,也有可能更早,现在还没有解剖到最下面的生土层,所以不好妄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不是城门遗址,也没有马道。(来源:扬州日报 顾晓梅 邹平)


关键字: 内容标签:遗址,西门,太子,现身,之隔
下一篇:巢湖一工地发现四座古墓 出土一批珍贵文物(1)||上一篇:巢湖一工地发现四座古墓 出土一批珍贵文物(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