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人员在陕西杨官寨遗址发掘现场考察(2008年9月4日摄)。新华社发

陕西杨官寨遗址出土的“蜥蜴纹”彩陶盆(2008年11月19日摄)。新华社发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的陕西省高陵县杨官寨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窑洞式民居建筑群。有关专家称,这些窑洞规模宏大,属于新石器时代半坡四期的文化遗存,距今约五千五百年。
陕西杨官寨遗址考古新发现于一月十三日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二00八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位于陕西省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地处泾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现存面积约八十余万平方米。自二00四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揭露面积达一万六千四百八十五平方米。文化堆积主要属庙底沟文化遗存和半坡四期文化遗存。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最近组织的大规模发掘探明,在发掘区南端发现了成排分布的半坡四期文化的房址和陶窑。房址共十七座,成排分布在杨官寨村附近泾河边上一处断崖边,基本上是平面呈“吕”字形的前后室结构,前室一般是地面式,后室则为窑洞式,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窑洞式建筑群。在房屋旁边,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陶窑和储藏陶器的洞穴,里面存有大量陶器、陶胚残片和一些制陶工具。
据考古专家分析,这一区域可能是当时的作坊区。过去发现的陶窑通常是公用的,但该区域一般都是一间房址旁边有一个陶窑,表明当时社会分工已日趋明显,部分家庭专事陶器制造,各家庭专门储藏陶器的窑穴说明了财产私有的现象已经存在。这些新发现对认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 内容标签:窑洞,建筑群,陕西,民居,距今,中国最早,发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