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阳春发现两古村落遗址 是大规模居民聚集区(1)

编辑:秋痕 来源:广州日报
 

 
为研究南朝到唐代时期漠阳江流域俚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广东省考古队近日在沿云阳高速线路作地表勘查时,在阳春惊喜地发现两处古代村落遗址,清理出一批新石器时代及南朝至唐时期文物。

    省考古研究所和阳春市博物馆在联合对春城镇七星白坟岭和岗美镇那排古城坡两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后,清理出石器、陶器、瓷片、袋状坑、灶、排水沟等一大批遗存。

    专家推断,挖掘所见的遗物、遗迹分别属新石器时代及南朝至唐时期,具有明显的本土特色,对研究漠阳江流域俚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实物资料,考古研究价值颇大。

    昨日,记者来到这两处遗址发掘现场,采访了考古工作人员,了解遗址的发现过程。

    地表勘查

    意外发现两处遗址

    即将开工的云阳高速公路,阳江段线路南北贯穿阳春市、岗侨管理区、阳东县、江城区、阳江高新区,并对接阳江港,路线全长约55公里。依据国家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云阳高速公路公司委托省考古研究所,对云阳高速公路阳江至阳春段线路进行地表勘查。

    考古工作人员沿线进行“地毯式”勘查,翻山越岭,对那些特别的地形地貌,如树坑、水沟、田头翻起的泥土等,都仔细地进行了一遍“扫描”。最后,他们在春城镇七星村白坟岭和岗美镇沙洋村附近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考古队员们在这里的地表捡到了大量的瓷器残片和石器,经研究推测,估计地下仍保留着相关的文化遗存。

    究竟遗址的分布范围有多广?埋藏的文物代表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为了探个究竟,更为了保护遗址在高速公路施工建设中免受无法挽回的破坏,省考古研究所和云阳高速公路公司商定:对这两处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了21个探方,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专家们对出土文物进行了修复和研究,并拟出了一份考古发掘报告。


关键字: 内容标签:阳春,遗址,聚集,居民,发现,古村落
下一篇:揭秘西沙沉船考古挖掘 还原海上丝路片断(3)||上一篇:陕西岐山发现五千年前天井式窑洞院落遗址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