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跨地区、跨流域的水利工程,分东、中、西三线。中线工程涉及湖北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张湾区、武当山特区,涉及文物点161处,其中地下文物137处。与中线工程配套的引江济汉工程涉及文物点23处,兴隆枢纽工程涉及文物点7处。这些地方是长江、黄河流域古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重要过渡地带,其丰富的地上和地下遗存具有重大文化价值。
王风竹介绍说,从2006年10月开始,南水北调湖北库区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全面启动。截止到今年12月,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家考古队进入库区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成考古发掘面积15.5万平方米,完成勘探面积434.5万平方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
其中,丹江口北泰山庙墓群是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湖北库区发现的规模最大而完整的墓地。墓葬规模大、等级高、出土文物丰富、等级结构清晰,对于楚文化的分区研究和战国至汉代墓地结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丹江口龙口林场墓群发现的空心画像砖墓、砖椁墓和积炭墓等,都是库区首次发现,对于研究当地战国两汉时期墓葬制度和相关文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考古人员发掘了一大批珍贵历史文物,其中部分文物不仅填补了有关空白,还因制作精美、保存完好,堪称库区出土文物的瑰宝。如郧县乔家院墓群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战国时期铜壶、丹江口龙口林场墓群出土的汉代釉陶灶、李营墓群出土的三国时期神人抱鱼铜带钩等。
(记者廖君)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南水北调,库区,湖北,出土,发掘,文物,万件,珍贵,1.72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