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2日,伊犁州直文物普查队在伊宁市巴彦岱镇普查时发现了清代九城之一的惠宁古城墙遗址。
城墙,是古代用于护城防御的一种夯土或砖、石墙,也是城市的界线和象征。惠宁古城墙遗址被发现于巴彦岱镇干沟村,它占地面积较大,残留城墙总长约有2000余米,最长的北城墙约有1.5公里,西城墙有800余米,南城墙断断续续约有130米,东城墙大部分遭到破坏。城墙最高处有5米,最低处1.5米,顶部最宽处达4米,最窄处有2.5米。当地村民称这里为“赛普勒”(意为古城)。
据史书记载,乾隆年间,在伊宁市曾先后修建3座城池:宁远、惠宁、熙春。随着时间的流逝,宁远、熙春两城旧址已不复存在,而惠宁城的旧城墙遗址却在文物普查队的拉网式调查中浮出水面。
1761—1780年间,清政府筑伊犁九城,其中惠宁城规模仅次于惠远城。据记载,惠宁城初建时城高1丈4尺,周长6里3分,有4座城门。后对该城向西进行了扩建,添建2座城门,共6座城门,城之壮阔,可见一斑。(来源:伊犁新闻网 记者 志华 紫燕 通讯员 姚小雁)
关键字: 内容标签:伊宁市,清代,遗址,九城,古城墙,发现,惠宁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