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出函当天,沉睡千年的文物在滑轮机械设备的缓慢提升下“重见天日”。周明介绍说,为了阿育王塔“平安出世”,提取过程用到的12只承重机械手,都是专家们特别设计的,而用软织物兜底,则是防止塔身和塔刹上的其他文物或部件掉落。前期,专家对铁函和宝塔的测试数据显示,铁函高达1300厘米,在铁函中间离底部50厘米处,是塔身的平台,部分平台与铁函挨得很紧密,“尽管间隙小且不均匀,我们的专家还是克服了所有的困难,成功取出了宝塔。”宝塔“诉说”巨大文化价值
专家告诉记者,所谓七宝阿育王塔,“七宝”是指金、银、琉璃、赤珠及各种各样的宝石,此外还有水晶。在宝塔出函前一段时间的清理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已经从铁函的四壁清理出100多枚各式各样散落的珠宝。但是,阿育王塔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珠光宝气”,更在于她的历史和宗教价值。
南京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祁海宁对记者解释说:“佛教起源的时候,专注于个人的自身修养,比如清净涅槃、自我解脱。但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特别是经过唐宋的发展,就越来越跟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它不仅关注自身,还关注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所以这次宝塔身上还刻有文字‘皇帝万岁、天下民安’,我觉得这正是关注社会的表现,代表了佛教中国化的趋势。”
根据工业内窥镜和X光检测结果显示,“佛顶真骨”等长干寺地宫中碑文记载的圣物,就供奉在塔身内部。根据《法苑珠林》、《大唐西域记》等典籍介绍,佛顶真骨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头骨,大致可推测为一块周长35厘米、直径10厘米、颜色黄白有清晰发孔的完整头骨。参与本次考古工作的南京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告诉记者:“这是一个伟大的考古发现,南京发现的这个七宝阿育王塔体积之大,为迄今我国地宫考古出土七宝阿育王塔之最,可以称之为‘塔王’。铁函内发现的其他宝物,其种类之多,也堪称我国已有的地宫考古之最,加之碑文记载的‘佛顶真骨’等圣物,其文物和宗教价值不可估量。”(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李骁轶)
关键字: 内容标签:是怎样,请出,七宝,阿育王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