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沈阳解放60年考古60年 为沈阳考古画幅图(2)

编辑:秋痕 来源:华商晨报
 
沈阳城过去是个什么样

    沈阳考古发现的“黄金地段”

    如果一定要在沈阳的考古地图上找到一个沈阳地下文物埋藏最丰富、文化层堆积最为深厚的地区,那无疑是中街老城区地带。

    从目前已知的考古发现来看,这一地区叠压了战国到清朝的城市建筑遗迹和地层堆积,各个时代的文化层就像一页一页史书,记录着沈阳城由最初的边防小城一跃成为国都的历史进程。

    “1993年中街老城区改造时,在沈阳故宫北墙外的宫后里地下发现夯土城墙,经过对墙体和出土遗物的研究,认定该城始建于战国,两汉时又经两次修筑。这一重要考古发现,为沈阳城的初创找到了源头,有学者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将为此城创建的年代考定在公元前300年,这就是沈阳2300年建城史的由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林栋介绍。

    据介绍,公元前300年左右,春秋战国时代的燕国开疆拓土,筑长城,设五郡,沈阳地区为燕属的地方郡县,始建城郭;汉因袭秦制,沈阳地区属辽东郡所辖,设“候城”县,延至魏晋;公元四世纪初,“候城”被高句丽焚毁;921年,辽太祖在“候城”的废墟上建立了沈州(今沈阳老城区);元朝重建沈州城,后将其升格为沈阳路;明代在沈阳路基础上建沈阳中卫城,并将土城改为砖城;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25年迁都沈阳,后更名盛京,沈阳达到了古城发展史上的顶峰。

    近年来,在老城区的考古发现不断,成为了解沈阳历史最生动的实物资料。

    沈阳过去住过什么人

    早期“沈阳人”定居之所

    1973年,在皇姑区新乐电工厂宿舍区内,发现了一处总面积约17.8万平方米的遗址,共发现房址40余座,房址皆为半地穴式,平面呈圆角长方形或方形,出土的遗物种类包括了石器、陶器、煤精制品、木雕器等,经碳14年代测定,新乐下层遗存距今大约7200年。新乐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沈阳地区7200年的人类居住史。

    而且,沈阳北部,似乎一直就是人类钟情的地方。3500年前,新乐上层文化占据沈阳北部,建立了许多聚落。史前时期,沈阳市区内的遗址点主要集中在市区北部的黄土台地上,南部目前仅发现郑家洼子遗址一处。

    岁月流逝,后来人们又在棋盘山附近,发现了距今约1000年的高句丽人生活过的痕迹。“位于棋盘山风景区的石台子山城,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高句丽晚期山城之一。这也是沈阳地区十分重要的考古发现。”沈阳市考古研究所林栋介绍。

    从1996年至2007年,在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主持和指导下,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台子山城连续进行了十年的考古发掘工作。

    目前已将山城内部的房址、点将台、蓄水池,城外的墓葬区和城墙墙体全部揭露出来,并出土了大量的遗物,从而对该山城的整体布局、结构和功能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其中池口直径是约9米的蓄水池,这在目前发现的高句丽山城井形蓄水池中是最大的一座,在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中排名进入前24位。

    古墓中抢救出的宝贝

    与盗墓者的速度赛跑

    沈阳考古走过的风雨60年,还包括了与盗墓者你追我赶的“竞赛”,使古墓中的许多珍宝及时得到了抢救和保护。

    “在沈阳境内分布着大量的辽代墓葬,其中沈阳市内多辽代汉人墓,而辽契丹贵族墓葬多分布在康法地区。法库地区是辽代萧氏后族世居地,已知的有北府宰相萧袍鲁墓和萧义墓等,叶茂台辽墓群已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林栋解释说。

    由于辽代实行厚葬,墓葬中往往随藏有大量的珍贵遗物,而法库地区多山地,保护起来比较困难,因而辽墓被盗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保护国家珍贵文物,市文物、公安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从2004年至2007年,先后在法库叶茂台、红花岭、秋皮沟、孤家子、李贝堡等地,抢救发掘了数座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辽代墓葬,从墓葬中抢救出了许多稀世珍宝,其中不乏最具契丹民族特色的鸡冠壶、马具,精美的辽代白瓷、三彩瓷器,以及契丹贵族下葬时使用的金属面具等。

    沈阳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

    尚待考古发现解答的沈阳历史之谜

    沈阳考古的60年,不断带来新的考古发现,在解决了许多历史问题的同时,也不断带来新的疑问,牵引着人们的好奇心,也推动着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

    新乐人之前,沈阳地区还有没有更早的古人类居住?

    林栋解释说,在康平发现的猛犸象和四不像鹿等古生物化石上,发现了明确的人工凿磨痕迹,这证明在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沈阳地区已经有了人类活动。他们究竟是居住在这里,还是仅为过客?

    当然,这仅是众多谜团中的一个而已。

    再比如,清代盛京城两道城垣,内方外圆,八门八关,城中心有中心庙,皇宫建在城中偏南,王府按八旗方位围绕皇宫分布,城外还有四塔寺。这种规划布局,在中国乃至世界建城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清代盛京城究竟是按什么样的思想进行规划的呢?是道教太极两仪,还是喇嘛教曼陀罗?

    沈阳考古的这张图画我们描绘了,然而在好奇心面前,关于历史的谜团总是源源不断,于是热爱考古的人和热爱城市的人,总在不断地尝试着与沈阳地区遥远的古代文明一次次地近距离接触,用科学的态度去感受先民们的智慧和力量。

关键字: 内容标签:考古,画幅,解放,沈阳
下一篇:祝家庄遗址跨越6个时代 挖掘4米长"战国路"(图)||上一篇:衢化西山古墓发掘结束 1600岁的古铜镜现身(图)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