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大讲堂的话题为“合格的奥运志愿者是如何培训的”。来自共青团中央、北京奥组委的嘉宾以及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报名申请人等做客网络大讲堂,与现场观众和广大网友进行了交流。
“志愿中国·人文奥运”网络大讲堂是共青团中央、北京奥组委联合开展的“志愿中国·人文奥运”主题活动的一项特色活动。活动邀请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优秀志愿者等现场宣讲,并利用中国志愿者网、搜狐网等网络平台进行视频和图文直播,旨在弘扬志愿精神、传播奥运理念。
北京市宣武区九家老字号“抱团”申遗
新华社消息:近日,记者从北京市宣武区政府了解到,内联升、瑞蚨祥、马聚源等九家老字号将拿出招牌技艺集体申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这是北京老字号传统技艺首次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遗的9大老字号传统技艺分别是:“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瑞蚨祥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马聚源手工制帽技艺”、“荣宝斋装裱技艺”、“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肄雅堂古籍修复技艺”、“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和“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
据了解,北京市宣武区于去年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点工作,对众多老字号的传统手工技艺的种类、数量、生存环境、保护现状等详细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确定了包括荣宝斋装裱技艺、内联升手工布鞋制作工艺、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等在内的首批38项宣武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查显示:贵州黔南瑶族人是唯一悬棺洞葬的族群
中新社发自贵阳的消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协文史委主任刘世杰通过野外调查了解到,荔波县瑶麓乡的瑶族人至今还沿袭着古老的悬棺洞葬葬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流行悬棺洞葬的族群。
刘世杰说,在瑶麓乡,悬棺洞葬按家族姓氏分摊山林里山洞,将之作为亡灵安息的洞窟。[[老人去世后,族人将棺木做成“井”字形。瑶族画师用矿石颜料和蓝靛为亡灵描绘有天堂、人间、古钱、海洋和地狱的月牙表图腾及鱼形图腾的木板,嵌置在棺木上。家人则为死者准备一包糯米饭和一块烤肉给他们当枕头,放在棺木内。后生们围着棺木,烧起篝火,敲着木鼓,唱起古歌,围绕棺木跳起“打猎舞”。
夜幕降临后,几十个后生抬起棺木,钻刺蓬攀悬崖,沿着未走过的山路将沉重的棺木送进半山上的亡灵洞中,然后一齐转身离开。
刘世杰说,在瑶族人的心中,亡灵进了山洞,便去了天堂。瑶族亡灵安息的洞窟是一个圣洁的地方。
关键字: 内容标签:黔南,瑶族,悬棺,贵州,人是,族群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