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金沙出土一战国墓葬群 现“殉人”现象属首例(1)

编辑:汀滢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金沙宫殿区内发现的墓葬群(来源:四川新闻网)
近日在金沙宫殿区出土的一处战国墓葬群引起了考古人员的高度重视。据考古人员称,除了延续船棺、覆盖朱砂等古蜀葬丧习俗外,这批墓葬中还出现了“殉人”现象,这是迄今为止成都平原春秋战国时期墓葬中发现的第一例!昨日考古工作告一段落,记者立即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一探究竟。
墓葬完好

与地面仅隔两米

墓葬群位于金牛区黄忠村星河路西沿线,记者在现场见到,800平方米的发掘现场内共有13个灰坑。有意思的是,墓葬群两侧均为居住楼,间距不足50米,这13个灰坑居然就不偏不倚地呈一字型排列在两楼中间。据金沙考古工作站站长周志清介绍,墓葬群是9月初有关部门进行道路改建时发现的,现场大大小小分布着28座各个时期的墓葬,其中7座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墓葬最为特别。有意思的是,记者发现墓葬离地表很近,最深处也不足两米,墓葬四周遍布房基、路基,甚至距离墓葬不足一米远的地方就有下水管道铺过。就在如此“复杂”的地形中,古墓葬竟毫发无损。而这上下不足两米的距离,就将两千多年的古蜀文化与今人间隔开来。

家族墓群

墓主尸骨遍洒朱砂

周志清向记者介绍了现场最为特殊的7座战国墓葬。这些战国时期的墓葬平面形状分为长方形和狭长条形两种形状,长方形墓葬多不使用葬具,狭长条形墓葬多使用船棺为葬具,埋葬方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7座墓葬中,有3座为同穴合葬墓。此外,墓葬的分布也很有规律,每座墓葬间隔一定距离。周志清介绍,如此排列和特征,可以推测,这一战国墓葬为家族墓群。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墓葬内,在墓葬的二层台上或墓主周边都随葬着大量鹿骨和麂子骨以及陶器残片,墓主尸骨上普遍覆盖有朱砂。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金沙,出土,战国,首例,现象,墓葬群,殉人
下一篇:这是与“结绳而治”同时的文字(图)||上一篇:郑州意外发现汉代大墓群 可惜已遭施工严重破坏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