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外有一层厚厚的椁
昨日上午9点,当记者来到老区府广场工地时看到,位于工地西南角的最重要的五号墓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发掘。
记者在现场看到,相较于前一天,墓葬的开口扩大了许多,足有两三米宽,北边还挖了一个50厘米宽的台阶。在墓穴底部,一个宽1.5米、长2米的棺椁已经完全呈现在大家面前。棺椁最上面的部分是五块南北放置的木板,每块木板都有50厘米宽,经过常年的水泡,木板的表面有些腐烂,但还比较结实,可以看出木板上粗粗的木纹。现场的专家对记者说,这些木板估计是松木的。
随后,沉重、宽大的木板被一一抬了上来,记者看到木板的厚度都在10厘米左右。
棺材外还有第二层椁
本以为清理完外面的棺椁,人们就能看到里面的棺材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清理完第一层棺椁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还是一个棺椁,仅从表面看,这个棺椁就像一扇门,中间有一块腰板,东西有堂板。棺椁的北面宽,有80厘米左右,南侧则只有30厘米左右。
在现场指导挖掘的宿城区博物馆许平告诉记者,过去的古墓都是这种式样的棺椁,一般来说宽的地方放置棺材,窄的地方放置一些陪葬的物品。
随着第二层棺椁被一一取出,墓葬中的情景终于呈现在了大家面前。北侧是一口阴森森的棺材,棺材长有两米多,宽有70多厘米,表面似乎还有黑色的油漆。与现在棺材一头大一头小不同的是,这口古棺两头是一样宽的。在南侧的边箱里,则是满满的一池清水,据在舀水的工人说,水非常凉。
边箱中发现大量文物
昨日下午4点,当记者又来到老区府广场时,看到五号墓葬中边箱内的清水已经被全部舀出,底下露出了大大小小的十几个罐子、碗之类的东西。
下午5点多钟,在考古人员的指导下,工人们开始小心翼翼、一件一件地往外取文物,每取出一件文物,周围的群众都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看,这个碗一点都没坏!”“糟了,这个坛子的底子怎么掉了!”“快看!快看!这是什么东西?”
半个多小时后,所有的文物都被取了出来,陶器9件、漆器4件。陶器中有一个非常大的陶罐,还有两个陶壶、两个三足陶鼎,4个陶钵。
古棺将运到博物馆打开
看着取出来的文物,市博物馆张萍萍馆长说,这个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是非常丰富的,从文物的器型、质地看,张馆长初步分析这个墓葬应该是秦到西汉之间的墓葬。“下一步我们将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仔细分析、研究,那时我们将得出墓葬的具体时间,而且从这些实物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对于这座墓葬,张萍萍认为,在整个工地发现的20多座墓葬中,这座古墓是最有价值的。“一般来说,有椁、有边箱的墓葬主人的身份都是比较高的,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且这个墓葬的夯土层也做得很讲究,每做好一层夯土层都要用火烧,再用石子进行覆盖,所以说墓主人的身份应该比较高!”
但由于受条件限制,棺材无法在工地上打开,有关部门决定今日找吊车先把棺材吊出来,然后再运到市博物馆进行开棺。届时,墓主人的身份将有望得到查验,棺材中的陪葬品也将呈现在大家面前。
棺材中究竟还有什么贵重的文物?本报将继续关注。
关键字: 内容标签:宿迁,棺材,古墓,第二层,文物,发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