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大报恩寺三套取塔方案均被否 塔王暂时不取(2)

编辑:汀滢 来源:现代快报
 

三套方案被否决原因

    方案一:设计一种精密仪器,然后把这种仪器放入铁函中,让塔和铁函一点点分离。

    文物专家们质疑:这种仪器该怎么设计呢?由于锦缎、“塔王”、铁函三种文物已经成了一个整体,仪器放在铁函中,虽然不会破坏铁函,也不会破坏“塔王”,但会破坏了锦缎,因为“塔王”和铁函之间的2厘米,就是被锦缎给“堵”上的。

    方案二:在铁函底部打4个洞,而后,通过这4个洞,放入特殊设备,把“塔王”从铁函底部一点点往上顶,一直到能够安全取出。

    专家认为,如果从上面直接取,由于鎏金七宝阿育王塔是一部分一部分拼接的,肯定会让其散架,所以得从底部往上取。但这套方案的缺点是:破坏了千年铁函,但铁函也是国宝。

    方案三:直接把铁函的底部锯掉,从塔基把塔王取出。

    文物专家认为,这套方案也是直接破坏了铁函,行不通。

    国家文物局:塔王暂时不取

    文物安全第一,不能冒进!国家文物局对长干寺地宫出土的文物高度重视。国家文物局指出:为了确保千年国宝不受伤,塔王不着急取出,可以在铁函内再住一段时间,直到有关方面想出最精细的方案。

    “‘塔王’在铁函内还是相对安全的。铁函被放置在一个恒温恒湿的库房内,里面没有紫外线,不受到任何干扰,还可以输入惰性气体,防止被氧化。”南京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奚三彩说,让“塔王”依然住在铁函内是目前非常稳妥的方法。

    尽管如此,有关方面依然在努力,专家们正在对铁函的尺寸、重量进行细细测算,通过最细致、精密的测算后,重新设计一套两全其美的办法。

    ■新闻延伸

    阿育王塔形制

    首次“正名”

    阿育王塔因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而得名。阿育王生活的时代距今约2200年。信仰佛教后,他发了宏愿,要把84000个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收集起来,在全世界建造84000座宝塔供奉,中国有19座阿育王塔,东晋长干寺就是其中的第二座。

    据了解,佛教刚传入中国时,阿育王塔就像一个馒头,佛教徒对塔礼佛。后来才渐渐吸收中国元素,从一层变为多层,从圆形变成多角形。南京博物馆研究员邵磊介绍,阿育王塔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藏佛祖舍利。

    大报恩寺铁函被打开后,阿育王塔露出真面目:塔身鎏金,为莲花瓣造型,塔刹顶部靠近塔尖处有一个圆形宝珠,塔身与银鎏金塔座相连;银鎏金塔座为四方体,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包括释迦牟尼浮雕像。而在此次长干寺七宝阿育王塔被确认之前,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古代的阿育王塔的形制,雷峰塔地宫中阿育王塔的命名只是一种推测,但是此次实物与此前地宫出土的碑文拓片内容正相吻合,碑文其中就提及“内用金棺周用银椁,并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口函安置”,终于使阿育王塔的形制得以“正名”。(胡玉梅 陈英)


关键字: 内容标签:套取,不取,暂时,方案,报恩寺,均被否
下一篇:南京:京沪高铁工地商周遗址遭施工队破坏(图)||上一篇:内蒙古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000余处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