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元认为历史上秦始皇曾经下令将陵墓向外扩展“三百丈”,但秦时的“三百丈”只有690米,所以在秦始皇陵封土之东近二公里的兵马俑,不可能被包囊在这一个“三百丈”的界址之中,因而也不可能成为秦始皇陵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史记·正义》及《陕西通志》、《临潼县志》等史料中,都有“骊山:在雍州新丰县南16里;秦始皇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10里;秦宣太后陵:在雍州新丰县南14里”的记载。雍州新丰县的县城,也就是今临潼县新丰镇的东北不远处,根据上述明确的方位和里程,很容易判断出秦宣太后陵,就在秦始皇陵的东侧偏南、距骊山山脚约2里处的西杨村、下和村一带,也就是人们现在所熟知的秦俑坑附近。

彩绘的秦俑
此外,在兵马俑的身上也发现了一些奇怪之处:一些兵俑的头顶,梳有苗裔楚人特有的、偏于一侧的歪髻;秦俑所着衣服,非常鲜艳,与秦王朝的尚黑制度,有显著差别;此外,在陶俑身上还发现了“芈”字,疑似为秦宣太后的姓。
定性秦始皇陵方圆一定范围内的出土物为皇陵陪葬并不是基于某个孤立的判断,在皇陵东边离外墙350米处,考古队员发现了17座皇子、公主的陪葬墓;在离外墙800米处,发现了100多座马厩坑;在皇陵外城与兵马俑之间是流水冲刷出来的古河道,从地理上看,那里没法设陪葬坑,到离外城墙一千多米的地势宽处设兵马俑陪葬坑很合理。同样,在兵马俑中有铜戈上刻字“三年相邦吕不韦”,仅一号坑前的五个探方内就出土了刻有“四年”、“五年”、“七年”等字样的十余件铜戈,这些字样实际上就可以成为确定兵马俑年代的直接证据。又如像“十六年寺工‘某’造”的字样,“寺工”作为中央管理手工业的一个官署,只有在秦始皇时代才有。

兵马俑
如果兵马俑真是秦宣太后的陪葬,那么哪里是宣太后的陵墓呢?目前考古学者还没有发现足以与兵马俑品配的宣太后墓。
诚然陈景元有些质疑有一定的道理,也说明当前的秦始皇陵和兵马俑的研究还应进一步地深入探讨。但考据学上强调“孤证不立”,就是单独的一个例子是不能证明一个事物的真实性的。尽管陈的观点很有几分道理,但孤证不能立,至少凭借现有证据而断定“兵马俑的主人是宣太后而非秦始皇”为时尚早。
关键字: 内容标签:兵马俑,谜团,千古,主人,始皇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