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的铁函里,除了有令人向往的“七宝阿育王塔”等珍贵器物之外,最让普通人关注的,就是舍利了。一旦它们真实“现身”,其中,就可能有国内目前为止唯一的佛顶骨舍利。那么,把目光聚焦到长干里大报恩寺这一范围内,有多少跟佛祖舍利有关的故事记载流传了下来呢?不在场,无证明,记者手边的资料分别是《金陵琐志九种》、《高僧传》、《明代南京寺院研究》等,通过书里的介绍,做一下白话“翻译”,还比较有趣。
第一个“请出”舍利的人
在长干里这个大范围里面,最早的寺庙是公元8年时开建的“建初寺”,不过,要说这一带与佛教有缘,可能还要再往前推,因为从印度来的康僧会请来佛祖舍利得到孙权仰慕后,之所以选址建设建初寺,是因为这里以前就有尼姑居住在此,并且还有一个小小的塔。
舍利被放入“建初寺”里的阿育王塔下的地宫后,虽因各种原因毁坏、倒塌、重建,特别是孙琳将寺连塔一同毁掉最为惨烈,但其地宫内的舍利,再也没有被动过。而建初寺也开始改称为“长干寺”。到了东晋孝武帝宁康(公元373-375年)年间,有从山西来的僧人慧达来到南京。此人名叫刘萨阿,以前爱好打猎,后来感觉杀生太多,出家当了和尚。他在南京的越城上面,发现长干里有异样的光,于是每天去磕头上拜。后来,他得知这里在简文帝(公元371-372年)时,造过一个三层塔,因为有舍利每天都放光。于是,他就喊了人一起在晚上挖掘地宫,在三尺深的地方,发现了石碑,下面压了一个铁函,铁函里有银函、银函里有金函,金函里面,放着佛祖的三粒舍利,还有指甲舍利和一束很长卷成螺装的头发,头发也闪着光。
虔诚的慧达知道,这就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全世界建的84000座塔其中之一阿育王塔的地宫。掘出这些东西后,他在阿育王塔的西面,造了一个寺庙,把舍利函添加了宝物后,放在了庙里的一层小塔下。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孝武帝把塔加高到三层。加上阿育王塔,实际上,长干寺里有着两座塔,两个地宫。
佛骨舍利具有“凝聚”神力
自从佛骨舍利来到南京后,真的具有“凝聚”的神奇故事,在慧达建寺建塔安放佛骨舍利之前,“长干寺”里面,还发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花絮”。
根据记载,记者发现,在东晋咸和(公元326-334年)中期时,南京一地方官高悝在张侯桥,也就是长干桥南的位置处,在孙权手下最大文官张子布的房子里面,挖到一尊少了脚背的精致金像,上面有印度的梵文,原来是阿育王第四个女儿造的。于是,高悝把它用车运回城里。但车到长干巷口时,拖车的牛就停下来再也不愿走了。人们只好任牛自己行走,它走进了“长干寺”的所在位置处,于是,金像也就存放在了那里。
在金像供奉后,浙江有个姓张的人,在近海滩涂上得到一个钢莲花的佛脚,送到衙门后和“长干寺”的金像刚好吻合。随后,有5个西域来的僧人拜见高悝,说他们过去在天竺得到阿育王金像,到南京后恰逢战乱,他们把金像藏在河边,现在盛世太平重新寻找,在做梦时被托梦金像出现,所以来拜见。高悝带他们去见金像,结果金像放出光彩,照亮大堂。
而在东晋咸安(公元371-372年)年间,广东一位采珠人董宗之,从海里捞了一尊菩萨像。同样,地方官接到报告后,简文帝立刻将菩萨像放到“长干寺”里,大小跟空穴也很吻合。慧达因为自己建的小寺庙佛物全部齐全,非常开心。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南京,佛祖,古籍,舍利,揭秘,神秘,铁函疑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