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地宫出土的碑是宋天禧寺“发愿文”

编辑:秋痕 来源:现代快报
 
前不久,考古人员从地宫中花费了半小时吊上来一块碑,这块碑足有1米多长,上面用繁体字写着“一哥、三哥”等文字。这是一块什么碑呢?昨天,曾参与挖掘山东汶上宝相寺的汪海波在博客上分析说,这是一块宋代的发愿文,而且是宋代的天禧寺旧碑无疑。

    什么是“发愿文”

    汪海波解读说,那块石碑是宋代的一方“发愿文”。文意是说某处某人因某种因缘得以供养舍利,并有某种期待(发愿),施舍多少钱物供养。后面是“纠首”(功德主,即发起人)及其全家人,还有几位僧人共见证,其中有“赐紫僧”——由皇帝赐封加号的高僧,地位较高,一起参加了供养活动

    其中,“一哥”“三哥”等是功德主的兄弟;“一娘”“三娘”等是功德主的女儿;“男”“孙男”等是功德主的儿孙。这篇愿文是记载纠首全家供养舍利的,没有其他信众。

    至于铭文内容为什么有普通百姓的名字呢?那是因为宋代佛教相当开明,舍利供养已从隋唐时期的皇室垄断供养发展为百业百姓供养。

    大报恩寺佛教活动多

    “天禧寺有长干寺的旧物吗?答案是肯定的。多次瘗藏舍利被发现的例子不胜枚举……”汪海波还提醒大家,不要进入一个误区。他说,大报恩寺首先是个佛教活动场所,它的规格制度只能用佛教解释,而不是仅从字面上理解为“皇帝报答父母恩情的纪念碑”。

    -资料链接

    福建造像发愿文:

    景平元年?月十九日,佛弟子王世成敬造弥勒像一躯。为亡过父母现存夫妻,为四恩六道、法界众生,但升妙果。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发愿,地宫,出土,碑是宋天禧寺
下一篇:大连地区考古新发现 最早人类遗址又长近1000岁||上一篇:考古专家认为,太原龙泉寺金棺内可能有佛舍利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