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内涵。学者们说,张岱年先生一直不懈地探索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发展。他的“综合创新”思想,历经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综合创造”论和八九十年代的“综合创新”论两个相续的理论形态。“文化综合创新论”立足点是中国的现实国情,理论目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创造。大家指出,张岱年提出的文化系统、文化要素、文化元素新范畴,为研究文化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范式;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化体用关系,更加强调文化建设中的民族主体性;提出民族精神问题,认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是中国文化自我更新的内在动力;研究文化发展的途径,认为“一而且多,多而有一,一多相容”是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强调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更新在文化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明确中国文化发展不是全面复兴儒学,更不是全盘西化,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专家们认为,张岱年过世后,方克立先生继续深入思考张先生学术思想的历史定位与当代价值,并提出“马魂、中体、西用”论,使“综合创新”论发展到第三种理论形态,为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的新文化、新哲学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
二、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意义。学者们说,“马魂、中体、西用”新理论范式强调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三种文化资源,“魂”指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当代中国文化新创造中的活的灵魂;“体”作为中国文化生命整体,是体现和服务于民族存在的“亘古亘今,亦新亦旧”的中华文化;“用”则是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一切合理因素。这一观点的特点,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对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和中国文化特性的高扬,并在传统的“中西体用”的文化观中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这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探索一条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现代化的道路有较大的启迪意义。(李天京)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研讨会,综述,哲学,走向,创新,综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