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有学者说,中国哲学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这种特质构成中国哲学独特的精神风貌。其基本精神大体概括为六点:自强不息、实事求是、辩证逻辑、以人为本、内在超越、有容乃大。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研究哲学的目的不仅是“闻道”,还有“履道”,最后归入“求道”,因此可用“求道”来概括。有学者指出,“和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和”的本质在于“生”,在于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也就是现在我们所从事的“科学发展”;所谓“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在哲理上是指“和而不同”,而其落脚点则是发展,是“生”。有学者强调,哲学在于求真,只有真理才能有益于国家、民族和社会,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如何让哲学精神在民族复兴中发挥精神动力,有学者认为,哲学活动的目的是获得生命的自觉,这种自觉不仅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也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而这种自觉,体现为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积极应对各种矛盾和问题。这对我们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意义重大。有学者说,修养是哲学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人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不断向更高目标递进;二是人们可积极自觉地将自我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有学者认为,中国哲学不拒斥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它是借鉴、吸收、融合各种哲学思想的理论思维成果,并进一步发展自己,使之获得新的理论形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使中国哲学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题是通过对当代具体科学成果方法论上的概括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课题的思考,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机制、特点、规律及其趋势作出哲学层面上的科学解释并为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这将有助于人们重视从哲学高度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李子)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华民族,复兴,精神,动力,提供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