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甄士隐与贾雨村鲜为人知的互动

编辑:Jina 来源:中国国学网
 
在《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与贾雨村的短暂交往中,人们大都只看到了贾雨村欺骗钻营、矫揉造作的一面,不曾想到“禀性恬淡”的甄士隐也会施用计谋,甚至还煽情点火。其实在曹雪芹看来,用计有善意和恶意之分。性善无为者并不就是无所作为,他们崇尚做好事不露形迹,即隐为。在二人借与贷的过程中先是士隐主动抛出女色与美酒作引,随后雨村为哄抬自己的身价,借题逆向发挥,士隐是又惊又喜,随即火上浇油,不吝溢美之词……真假两位儒士可谓平衡互动地演出了一场理与欲的四重奏。
  在曹雪芹的儒学里,天理包括仁、义、礼、智四个方面。与之对应的人欲是功名、金银、娇妻、美酒(或为《好了歌》中的儿孙),简称为名、利、色、酒。在事情开始之初,士隐对雨村是以假作真,认为这个读书人是位安贫守道的谦谦君子,在没有高中进士的充分把握和能力之前不敢借钱,以免因无法偿还而失了读书人最看重的面子和友情。由于雨村长期只靠卖字作文筹集盘缠,所以士隐“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随着明岁大比日期的临近,士隐为了让这位“必非久困之人”早日脱困显贵,决心主动放下富人的架子,对他适度以人欲反激。先以色诱名,使他超越不与世争的小仁而成就修治末世的大仁;后以酒诱利,使他升华朋友间的小义而成就强国富民的大义。最终迫使雨村为求大志而着急借钱。近似于第五回宁荣二公在家败之际对宝玉用“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这里士隐还错误地以为新兴的科举功名和时尚之学仍是仁与智即德与才的象征。他帮助雨村既是“不负兄之所学”,又是望兄能以礼法重振朝纲。
  与士隐以假作真、认贼为兄相反,雨村是以真作假,认为有钱无才的士隐是个图名图利的伪君子。在没有看到穷人具有雄飞高举的德与才之前不会轻易贷款,以免声名扫地、血本无归。深谙经济之道的雨村便将普通的借贷转化为钱智交易,如同引进风险投资,这样就无须作本、息承诺或抵押。他便采取了防守反击的策略,先姜太公钓鱼,假装清高,再择机以时尚的礼、智自我贴金,诱使士隐舍弃小名利而追求大名利,入于邪路。而对方若想牟取高收益就必须要冒高风险投钱入股。正因为如此雨村在得到帮助后也并不在意,如“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且第二天凌晨“不及面辞”就走了。心想我会带给你名利双收的,何需用感激呢。此处也显示他实际比谁都更急于要钱,且天理仁义已被他落俗为攫取功名利禄的手段。
  就这样原本可以一拍即合的借贷被两位儒士分别繁化成了励志和融资大事。二人虽气性相反、互为误解,但表面却也是一唱一和、配合默契,似乎错与错已完全抵消。其间种种迂腐、奇巧让人闻所未闻、啼笑皆非。
  先是士隐以带孩子出来作耍为借口走到街市,吸引雨村。雨村则以问街市上有甚新闻否为话头,忙施礼陪笑。随后士隐说:“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但“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士隐便故做惊慌。他说是只让雨村略坐,实际一去就没回。这也是前文“来得正妙”的妙处所在。雨村则钻空“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向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呆了。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很明显丫鬟这天只是习惯性出现在了士隐的窗外,抬头之前还将窗内人当成是士隐,没想到主人已金蝉脱壳,所以猛抬头时感到很意外,妙处之二。从咳嗽、撷花等非常规动作可以判断她在当时的社会属于轻薄女子,后文中小红对贾芸也用过完全相同的方法。娇杏很清楚此时士隐望子心切,想趁机从丫鬟升为小妾。但士隐此时已不以纳妾为念,轻色重友。
  就在娇杏愁闷之时,雨村有缘千里来相会。她立即从雨村“雄壮”、富贵的相貌算定他前途无量,并将错就错,“不免又回头两次。”雨村则以为“此女子必是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 刹那间由娇妻点燃的功名之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烧起来,因为一介老穷儒要想获得闺秀的欢心,必先要求得官爵声名。如“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士隐的用意本来也只是想达到这一点。但雨村自己却感觉太露骨,忙将淫情包装成比翼双飞、夫荣妻贵的时尚之礼,认为这才是“平生抱负”,如“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此刻躲在一旁观察动静的士隐是又惊又喜,旋即推波助澜,如“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而雨村正是等着这一句。但他很清楚目前还只显摆了一半,故未提资金短缺一事。
  在首轮美人计之后,士隐是一不做二不休,又乘中秋节之机特备美酒款待雨村,以期烧起他的利欲之念。如“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而酒精也和女色一样理与欲的双向激励作用。只见他先即兴借酒发挥自己“过人”的时学才智,如“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此时士隐是更加相信了自己的眼光,如“大叫:‘妙哉……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一句“我愿借钱帮你”的潜台词已然提到了嗓子眼上。似醉非醉的贾雨村这才不紧不慢地倚托酒后狂兴,道出囊中羞涩的状况。甄士隐则“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件冬衣。”
  以上二人经过一番眼花缭乱的儒术全面较量,似乎实现了借与贷的“双赢”、皆大欢喜。如图1、2。士隐是仿佛一块石头落了地,酒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贾雨村是亢奋难眠,“五鼓”就进京去了。然而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二人的错误并没有真正抵消。在成功资助村兄之后,士隐不但没有入邪,反而更加热衷于超道德的追求,舍弃了人基本的进取和戒备之心。但这在假世中何其危险,所以他自与雨村蜜月后就像染了瘟疫一般灾祸连绵、一落千丈,最后颓然出家。雨村在顺利得到盘缠之后则不仅没有归正,还更加得陇望蜀,失去了人起码的礼义和诚信。然而末世与奸贼互捧,他在与士隐接触后就像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左右逢源、青云直上。很显然,结局之所以从双赢变成“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兴衰转折,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之外,罪魁祸首还是脱离人性、内在矛盾不可调和的儒教及封建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又都是社会恶性循环中的受害者,雨村的假泡沫也终究会破灭。正确体认甄、贾两位儒士是解读《红楼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关键。(节选自汪宏华《红楼梦,强国梦!》 作者系美国国际日报中国版记者) 

关键字: 内容标签:互动,鲜为人知,甄士隐,贾雨村
下一篇:儒家文化的破坏与重建||上一篇:金庸:月下老人祠的签词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