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缬是古代丝绸印染工艺的总称。从工艺分类上看,染缬分为灰缬、绞缬、蜡缬和夹缬四类。传统染缬以蓝白印花为多,甘肃染缬独具一格。管兰生说,甘肃染缬的特色建立在对丝绸之路上的染缬遗存、石窟艺术以及民俗活动反复揣摩的基础上。
在美国讲学时,管兰生发现,当地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染缬技术已经日落西山。管兰生说,事实并非如此,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的文化中心地区之一,汉唐以来逐步形成了“丝绸之路”特有的文化气韵,这种开放的气韵是濒临消亡的传统染缬文化再次复活的“遗传基因”。
管兰生说,提起丝绸之路,人们往往想到莫高窟、壁画等,而甘肃染缬既浸润着古代丝绸之路盛世繁华的浮华掠影,同时又留存了汉唐唐三彩的绚丽多姿,是“活着”的丝绸之路化石,能够灵活展现丝路文化的风采。
在兰州交通大学染缬研究所里,管兰生给记者展示出许多染缬衍生产品,古香古色的手提包、色彩美丽的纱巾……管兰生说,染缬还有许多神奇的功效,因为染布用色均为纯天然植物萃取,有些具有中医保健功效,“染缬产品不但美观大方,具有丝绸之路的灵魂,还有许多附加价值,能将丝路文化远播。”管兰生说。
管兰生介绍,此前“甘肃染缬文化创意产业开发项目”曾获批国家财政部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人民币,是甘肃迄今为止社科人文类专业所获最高金额研究经费。在这个项目中,管兰生计划带领学生在敦煌莫高窟附近建起一座“染房”,让游客通过体验式旅游,绘制图案、制作染缬背包、伞等工艺品。“丝绸之路旅游不再是单一的参观,将多了互动,”管兰生说。(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甘肃,复活,学者,传统,文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