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的另一个内容即是“己所不欲,吾旋于人”,意思就是自己不希望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自己不想干的不想要的,不希望看到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人身上,这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是把对方和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比如,冤枉使人痛苦,谁都不希望被冤枉。那么,当你批评别人时。就要多做调查研究,尊重事实,不做草率的不负责任的批评和指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待人原则。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受过封建思想的毒害,所以表示自己要用身体肩住黑暗的因袭的闸门,把年轻人放到光明的世界里去。这即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要求的最后阐述,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为别人为大众谋福。
四、宽厚待人
“恕”道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宽厚待人,即充分理解他人体谅他人。遇事多念他人的善于功。多想他人的恩于德,与人为善。
历史上许多成大事者都是具有宽厚待人的美德。三国时诸葛亮死后。由蒋琬主持朝政。督农杨敏背后指责蒋琬做事糊涂。不如军师。有人将此话告诉蒋琬,并要治他的罪,可蒋琬却说,我确实不如前任,他无错。后杨敏因别的事被捕入狱。人们估计这次他活不成了,而蒋琬不公报私仇,秉公处理使杨敏免除死罪。蒋琬气量宽宏,受到人们的称赞。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自己毫不计较,这表现了一个人雍容大度的君子之风。
不计前嫌,不报私怨,通大局,尚信义,以德报怨,以德化人,亦是“恕”的最佳诠释,只有宽厚待人,才能兼容万物。(作者:李敏 )
关键字: 内容标签:儒家,伦理,试论,思想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