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重要思想,通过对共产党先进性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阐释,为实现我们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十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始终未能从理论和实践上完全解决我们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问题,进而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许多曲折,都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尚未来得及从理论上阐释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先锋队作用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变了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思维定势,明确地把共产党的先进性要求,由对未来某种理想社会形态的追求,拓展为对社会前进动力的追求;使得我们党得以在坚持远大理想的同时,更加切实地把当前的奋斗目标从建设某种固定的社会模式,转变为建设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系统。这对于我们克服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普遍存在的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片面求纯求快的绝对化和急性病,提供了理论支持。虽然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与传统概念中理想的社会主义相比较还有许多差距,但只要我们党能够推进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引导中国先进文化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进而最终通过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先进性,就是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方式、发展的方式逐步加以解决,不能照搬革命战争年代的做法,不能超越时代、急于求成。
从共产党的先进性问题出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起来,把长期奋斗目标与现实任务统一起来,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由理想主义追求向现实道路探索的转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先进性问题入手,通过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指明了一条立足当前、脚踏实地,不断迈向社会主义目标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现实可行的道路。一方面,我们党绝不放弃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这既是我们最终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我们现实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政治保证和精神力量。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根据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不断调整、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在当前的最低纲领,不断实践“三个代表”,为实现最高纲领,不断添砖加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我们党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通过改革和发展特别是科学的发展克服前进中的问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开辟了思想理论上的新境界、新空间。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对当今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分析,重新阐述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所具有的代表性,进而深化了我们对于人民利益问题的认识,为“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开辟了理论源泉。
江泽民曾经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37页。,“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81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人数下降,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各阶层群众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利益分化,人民群众整体利益与各阶层群众具体利益之间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何才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我们党面临的又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代表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