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大小,自不在篇幅的长短。有人写几百字的短文,而气象壮大;有人作上万字的长文,仍难免空疏小气。那么题材呢?题材的大小可以决定散文的大小吗?我看也说不定。我读过很多书写大题材、大主题的散文,其实都写得很小气。有很多年,我们是憎恶这种所谓“大”散文的,因为它把散文带到了空洞的政治说教的牢笼里。这种“大”散文现在是很少见了,盛行的是所谓闲适文学,借了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的名义,晚明的小品文大行其道,结果是使散文一下子跌到了风花雪月的性情和闲趣之中。这种“任性而发”的写作,由于缺少对社会现实的关切,而显得狭隘、琐碎、庸俗和单薄,被鲁迅称为让人“画歪了脸孔”,对散文写作也是一种束缚。这种束缚不同于政治的束手束脚,而是用物化的享乐淤塞了我们的心灵。看似自由的写作,其实还是不自由的,所以也就很难提升它的品质达到人性、生命、精神和灵魂的层面。
关键字: 内容标签:唐宋,治病,散文,当代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