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画皮》的鬼怪文化:中国为何盛产女鬼?(4)

编辑:汀滢 来源:凤凰网
 

最早的鬼是动物鬼,元代以后女鬼才越来越多

中国最早的鬼并不分男女,而是动物形象——动物鬼。原始社会,人们以狩猎为生,相信万物有灵,因此认为人死后会变成某种威猛的动物。

后来,鬼开始有了人形,“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屈原塑造的美女“山鬼”更像是山神,它代表了一种自然的力量,此时,神和鬼是不分的。后来,鬼和神逐步分家,能造福人类的变成了神仙,而带来厄运的变成了鬼。

随着佛教的流传,民间信仰中鬼的形象越来越丰富:人死后要过奈何桥,经过阴司审理,进入六道轮回,投胎转生前要喝“孟婆汤”遗忘前世,钟馗是判官,后来又有了阎王和地藏王菩萨……

徐华龙研究发现,元明清时期,鬼故事迎来了文化创作的高峰,从元曲中的《倩女离魂》《牡丹亭》,到清代袁枚的《子不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经过文人演绎后的大批美丽女鬼就此出现,并且在民间广泛流传。


关键字: 内容标签:画皮,盛产,鬼怪,中国,女鬼,文化
下一篇:《家》出版75周年学术研讨会昨日举行(图)||上一篇:鲁迅诞辰127周年反思:他过时了吗?(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