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鲁迅诞辰127周年反思:他过时了吗?(5)

编辑:汀滢 来源:凤凰文化综合
 


鲁迅与宋庆龄、萧伯纳等合影。(1933年2月17日摄于上海宋宅) (图4)

朱健国先生批评鄢烈山时还说:“试玉要待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大有挖出了一个身边赫鲁晓夫的感慨。其实,人的行为是由环境、知识、思想、胆略、性格、道德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试玉”之说强调的是人的忠诚、忠心,是一种专制思维。民主的思维承认人的道德缺陷的普遍性,甚至承认每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根本就不用“试”,大家大体上差不多。所以民主思维不强调谁对谁忠心,而是强调相互独立,相互批评,相互制约。所以,朱健国先生的“试玉”理论也是专制思维。

做秀也好,点缀也好,阴差阳错也好,作协给鄢烈山颁奖,总是一件好事。鄢先生的人和文都是民间比较喜欢、官方比较不喜欢的存在物,向鄢先生颁奖,就算官方是做秀,也说明官方向民间做了一些妥协,也是历史的进步。鄢先生领奖并顺便发表一个“领奖词”,说几句客气话,借机发表一些官方不太喜欢但又不能发作的言论(如“告别鲁迅风”之类),应该说无伤大雅。但是,鲁迅的继承人朱健国先生却竭力声讨鄢烈山的“领奖词”。人们批评官方就是因为它不宽容,当官方在客观上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连“谢谢”都不让说,岂不是比官方更不宽容吗?岂不是比官方更官方吗?

既然推崇鲁迅的人都具有专制倾向,说明鲁迅是不能推崇的,是应当告别的。皈依基督后的余杰,对折磨过自己的警察都有了宽容之心,这更说明告别鲁迅是完全必要的。

四、“绝对不宽容假丑恶”会变成最大的假丑恶。

敢于宣布对假丑恶绝对不宽容的人,肯定相信自己已经修炼到了绝对真美善的程度。世界上有绝对真美善的人吗?没有。所以,宣称绝对不宽容的人首先就撒了一个最大的人性谎言。

每个人都具有假丑恶的一面,对假丑恶绝对不宽容、绝对不妥协,轻则走向专制,重则与全人类为敌。所以,绝对不宽容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恶。

撒了大谎,作了大恶,还要把自己打扮成绝对真美善,于是就显得格外的丑。

所以,对一切假丑恶都绝对不宽容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费尽心机去做,自己就可能成为最大的假丑恶。

鲁迅一句假话也没有说过?一件丑事、恶事也没有做过?不见得吧。根据张耀杰先生的研究,即使是成名以后的鲁迅,在20年代和30年代,也做过一些丑陋的事情。社会是不是因此就对鲁迅绝对不宽容?

在鲁迅的心目中,章士钊整个就是假丑恶的化身。但是,多年后,正是章士钊这位《新青年》和“新文化”的宿敌,正是这位“丧家狗”、“落水狗”营救了落难的陈独秀。而作为陈独秀的老朋友、老战友、老同志的鲁迅,并没有为营救陈独秀出过多大力气。相比之下,鲁迅对陈独秀倒有些忘恩负义了。那么,陈独秀、章士钊及其支持者们,是不是对鲁迅也来一个绝不宽容?

如果领官方的奖金就是变节,那么,朱健国先生领官方的稿费,比如比作协的官方色彩更浓的江苏省委党校的优厚稿费,又算什么呢?鄢烈山发表“领奖词”,说了一些可能不够得体的客气话,被朱健国先生指责为“谢主隆恩”。那么,朱健国先生在一篇悼念文章中,对江苏省委党校的校刊以及该刊的一位杂文编辑的赞美又算什么呢?那至少也是“谢大人隆恩”吧!人们是否对朱健国先生也来个绝不宽容呢?

同样一件事,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在张三看来是美的,在李四看来则可能是丑的。鲁迅与许广平同居,在鲁迅、许广平方面看,当然是美的,在笔者看来也不是丑事,但在鲁迅夫人看来,却是天大的丑事。如果按照“对假丑恶绝不宽容”的思路办事,鲁迅夫人──朱安女士就应当剪掉鲁迅的生殖器,再将许广平毁容。如果那样的话,如果每个人都那样绝不宽容的话,世界将成为什么样子?除了暗无天日,还能有别的样子吗?

所以,只有每个人都告别绝不宽容,才会有和谐的世界。

五、放弃鲁迅才能走出鲁迅时代。

有人说:我们现在还是处于鲁迅时代,所以还需要坚持鲁迅,继承鲁迅,发扬鲁迅。只有社会清明了,才不再需要鲁迅。只要社会存在黑暗,想让鲁迅速朽就是不可能的。

鄙人以为,以专制反对专制,以不宽容反对不宽容,以舆论一律反对舆论一律,以残忍(痛打落水狗等等)反对残忍,是永远不能实现社会清明的。

一个人身体有病,疼痛难忍,用匕首胡乱扎几下,也能减轻痛苦,感到痛快。但是,痛快过后会更加疼痛难忍。这时,我们是放弃匕首,还是继续用匕首乱捅乱扎呢?理性的人会放弃匕首,而鲁迅的继承者们却说,等我的身体不再疼痛难忍了,匕首自然就用不上了,我的身体现在仍然疼痛难忍,所以现在绝对不能放弃匕首。

中国社会就象一个有严重疾病并疼痛难忍的病人,鲁迅就是一把可以乱捅乱扎的匕首。中国社会要想获得健康,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弃匕首,然后再慢慢用药。

不放弃鲁迅就永远走不出鲁迅时代。


关键字: 内容标签:鲁迅,诞辰,过时,反思,周年
下一篇:桂花:琼枝天香 "折桂"与"桂冠"||上一篇:鲁迅诞辰127周年反思:他过时了吗?(4)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