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为纪连海挑错:什么是“南书房行走”

编辑:汀滢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一期《咬文嚼字》杂志在“登坛品酒”(八)中,为《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挑错,本网选登如下。

  什么是“南书房行走”

  ◆易 亮



  清宫戏中,经常能听到“南书房行走”。纪连海先生在《点评乾隆名臣》中也提到了这个词,他说:

  “行走”,属于临时差遣官。清朝把一些随时设立、随时取消的机构里面的官职称为“行走”。但是,问题在于,南书房这样一个重要的机构,直到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才被取消。其旺盛的生命力可见一斑。

  南书房行走,就是可以自由进出南书房的意思。(27页)

  看到这个说法,就像听人唱戏跑了调,忍不住要插几句嘴。

  在清朝的官制中,“行走”是指本有官职而被派到其他机构中办事,如“军机处行走”。这种办事方式确实有临时的性质,因此称“行走”,但相关的机构却并非临时的。纪先生说这些机构是“随时设立、随时取消”的,不知有何根据。

  南书房原是康熙皇帝在皇宫读书的地方,因地处皇帝听政的乾清宫的西南而得名。康熙十六年(1677),开始选翰林等官员到南书房中入值办事。这些在南书房办事当差的官员就称“南书房行走”。在康熙时代,南书房在中央政权中的政治地位十分重要,一度成为发布政令的所在。军机处成立后,南书房内的官员不再参预机务,专司文词书画等事。然而,直接与皇帝接触的南书房仍有机密性质。《清史稿》说它“地分清切,参与密勿”。纪先生说南书房行走就是“可以自由进出南书房的意思”,对“行走”二字的解释未免过于随意了吧。


关键字: 内容标签:挑错,书房,行走,纪连海
下一篇:儒学:是中华族群的传统文化基础(1)||上一篇:《图兰朵》:缺乏中国常识的改编剧?(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