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父子坚守大吴泥塑“指尖上的传承”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潮州8月6日电 题:父子坚守大吴泥塑“指尖上的传承”
  作者 陈启任
  “银湖小姐,大吴翁仔”,是广东潮州民间一句俗语,赞赏潮州市潮安区大吴村的“土翁仔(泥塑)”工艺 中新网潮州8月6日电 题:父子坚守大吴泥塑“指尖上的传承”
  作者 陈启任
  “银湖小姐,大吴翁仔”,是广东潮州民间一句俗语,赞赏潮州市潮安区大吴村的“土翁仔(泥塑)”工艺美妙绝伦。这项在当地代代相传700多年的手工艺,鼎盛时期几乎“户户有作坊,人人会泥塑”,但如今却面临难题,村中仅有几户在从事泥塑制作,61岁的吴维清和他儿子,仍在村中坚守大吴泥塑在“指尖上的传承”。
  大吴村制作泥塑的传统源自南宋理宗嘉熙元年,吴静山带着家眷从福建漳州到大吴村定居,制作、售卖泥塑维生,这门手艺便在大吴村世代相传。2008年,大吴泥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维清是该项目省级传承人。
  记者近日来到大吴村吴维清的工作室看到,一米宽,两米多长的工作台,便是吴维清制作泥塑的小天地。桌上放置着大大小小的模具、刻刀、泥巴,在吴伟清手中,一块拇指般大小的泥巴经过揉捏、刻划,变成泥塑人偶身上飘逸的裙摆。
  传统的大吴泥塑工艺包括挖泥、炼泥、捏泥、烧胚和彩绘,会用到雕、塑、捏、彩等多种创作技法,最大特点在贴塑部分,让人物衣饰表现得更加飘逸灵动。大吴泥塑取材于古代戏曲故事,在吴维清工作室中,随处可见“张飞战马超”、“三英战吕布”、“三打王英”等古色古香的泥塑造型,也有《喜门环》、《送侨批》等反映潮汕地区传统民俗、社会生活的泥塑作品。
  “制作大吴泥塑条件简单,一张桌子,一盏灯,一坐下来就是一整天。”吴维清说:“鼎盛时期,大吴村曾有过‘人人会泥塑’的盛况,到后来,长辈不让子孙学,从事泥塑制作的人渐渐少了,如今变成一项孤独的手工艺,大吴泥塑传承到25代,只剩下我一人在制作泥塑了。”
  大吴泥塑主要应用于潮汕地区汉族民俗活动,吴维清介绍,以前潮汕民间对“大吴翁仔”的需求量很大,游神赛会、婚嫁都会购买,大户人家就买做工精致的、普通人家就买做工一般的,随着社会、习俗变化,大吴泥塑逐渐从原来的日用品变成收藏品。
  与大多数传统手工艺一样,大吴泥塑有着“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手捧这项濒临失传的技艺,吴维清想过打破这一陈规,但徒弟难觅。吴维清说:“学习泥塑要耐得住孤独,沉下心,要几年时间,没有人愿意学。”
  2008年,吴维清的儿子吴漫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半年后被吴维清叫回村中学习泥塑制作。
  如今,吴漫成为大吴村中最年轻的泥塑匠人,对于从小耳濡目染的这门手工艺也有自己的理解,创新地将大吴泥塑搬到挂盘上,开创大吴泥塑新的表现形式。
  吴漫说:“大吴泥塑不仅需要技艺上的传承,还要在不脱离传统上求创新,让更多社会公众认识到这门手工艺,才能更好传承。”(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泥塑,指尖,坚守,传承,父子
下一篇:“冀作核雕”从永清走向世界被赞“东方神技”||上一篇:中国十余派绣娘非遗博览会“论剑”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