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老花镜,蔡蓉一边认真地教居民,一边还教大家认识春花的种类——每种春花都有它的特色,有一排花叶的是婆婆花;扎有两朵形似石榴的是新娘花,也是媒人花;形状像月亮的是奶奶花。戴不同的花代表不同的身份。
完成一朵春花,蔡蓉仅花了20分钟左右。“闽南传统婚礼,新娘的嫁妆中,在同安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就是春花。春花是闽南头饰的一种特色,寓意着美好喜庆吉祥。这种扎花艺术,是反映闽南新婚嫁娶、寿诞节庆、祭祀丧葬等民俗的生动雕版。”蔡蓉的儿子陈永建介绍道。
蔡蓉的一手好技艺可是有来头的。陈永建介绍说,在同安,大家都知道明朝万历年间出了位才子叫蔡复一,夫人“李小姐”是扎花名人,蔡蓉便是蔡氏传承人。从13岁开始,蔡蓉便跟着母亲学,亲戚或是厝边邻里有喜事,她都会免费做春花送去吉祥。
别看蔡阿婆已高龄,如今和老伴独立生活,老两口啥都自己干。她很希望这门传统手工技艺能传承下去。“母亲很乐意教居民学习,接下来,还会来老年大学给大家上课。”陈永建说。居民吴远瑜就赞道,小时候做过,现在都忘了,蔡蓉能够教这一传统手工,非常有意义,大家再不学就要失传了。
读者们,如果您也对这门传统手工感兴趣,可拨打本报热线968820或联系本报微信“厦门日报”,蔡蓉也乐意教大家。
关键字: 内容标签:巧手,阿婆,技艺,传承,春花,手工,传统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