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汉绣古老源头应为“楚绣”:色彩鲜艳 纹饰瑰丽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艺术报
 
汉绣的古老源头应是“楚绣” 。据专家们的田野调查和考古研究发现,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刺绣品就已远销到中亚波斯和西伯利亚地区。地处南方的楚国丝织业足以代表当时 汉绣的古老源头应是“楚绣” 。据专家们的田野调查和考古研究发现,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刺绣品就已远销到中亚波斯和西伯利亚地区。地处南方的楚国丝织业足以代表当时中华丝织品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楚国诗人屈原在《楚辞·招魂》里,曾经如此描绘楚宫丝织的华丽之美:“翡翠珠被,烂齐光兮。蒻阿拂壁,罗帐张兮。纂组绮缟,结琦璜兮。……翡帏翠帐,饰高堂兮。红壁沙版,玄玉梁兮。……被文服纤,丽而不奇兮。 ”当时,楚文化氛围下的浪漫绚烂风尚,加上民间戏曲的发达、巫风巫术的盛行,为刺绣走向民间提供了繁盛的沃土和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从江陵马山一号墓发掘出的战国中期绣品,可证实楚绣的绣线颜色以红、黄、绿、蓝等亮色为主,绣品以密集的满绣填充块面,或虚出绣纹轮廓内的局部块面,绣出的珍禽异兽、奇花佳卉富于虚实对比感和立体质感,色彩上也鲜艳夺目,纹饰瑰丽而典雅。汉绣正是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而糅合出了富有鲜明的湖北地域特色的新绣法。
  汉绣艺人介绍说,汉绣的用针,与中国著名的“四大名绣”即苏绣、蜀绣、湘绣、广绣都有所不同。汉绣采用了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传统汉绣营造的是丰润华美和富丽堂皇的繁茂气氛,每件绣品讲究的是能够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又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原则,色彩上尤其显得浑厚和富丽。从这点上看,汉绣的美学风格,类似兴起于巴黎,却曾弥漫整个欧洲的极尽华丽之美的洛可可艺术
  汉绣工艺有自己的“绝活” ,尤以铺、压、织、锁、扣、盘、套这七种针法的变化运用而被人称绝。技艺高超的汉绣艺人,讲究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名之曰“齐针” 。绣品多从外围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除了讲究“齐针” ,汉绣还会根据绣品题材的不同,以及质地、纹路的变化,灵活地施以诸如垫针、铺针、纹针、游针、关针、润针、凸针、堆金、双面绣等针法,使绣品富有很强的“质感”和立体感。
  已届耄耋之年的任本荣老先生,是武汉汉绣的第四代传人,也是从老绣花街走出来的最后一位汉绣传人。任老于1935年出生在汉口的绣花街,十岁时开始在青龙巷跟着老艺人学习汉绣的针法。当时,青龙巷的青石板路两旁,全是木制的两层楼房,沿巷开有十几家绣坊和绣庄。
  “那时候的汉绣手工作坊里,有绣绷、绣架、花格门窗,若是店堂临街,后面是绣坊,可称作绣庄。 ”任老回忆说,“在巷道的一个拐弯处,竖着一块标有‘青龙巷’的路牌,不少人从路牌前穿巷而去。 ”
  任老从事汉绣工艺近七十年,精通设计、绘画、打样、配色、针绣、成装等汉绣全套制作技艺,是“硕果仅存”的一位通晓汉绣全套工艺的老艺术家。
  “绣花街的衰败,是从日本人侵占武汉开始的。武汉沦陷后,一条原本有着考究的建筑、具有典型的清代园林风格的绣花街,连同无数汉绣精品,一夜间化为了灰烬。 ”这段记忆是老人心上永远的疼痛。日本人投降,八年抗战结束后,一些流落他乡的绣花艺人陆续回到汉口重新开业,由最初的一户,渐渐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的二十二户,绣花街总算又恢复了一线生机。而新中国的建立,又把汉绣艺术带到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可是,越是美的东西,越是容易被戕害。谁能料到,好景不长,到了“文革”时期,古老的汉绣艺术再一次蒙受浩劫,许多珍贵的绣品被造反的小将们付之一炬,任老的家也被抄了三次。他的师傅留给他的汉绣资料与绣品实物,全都被搜了出来,堆放在人民中学操场上,化成了一缕缕青烟。
  “所幸的是,我事后在清理残渣时,竟然还发现了一些没有烧尽的绣品残片。于是,我冒着风险,将这些残片偷偷藏进了口袋里,才使得这些焦黄的汉绣碎片得以存世。 ”说到汉绣资料和绣品实物的保存,任老对那些慈悲为怀的出家住持,感激不已。1984年,武昌宝通禅寺开始修复,当时因为苦于找不到可用于佛像装饰的佛门刺绣,禅寺住持圣参和尚十分发愁。幸好寺中有一位圆从和尚,与任老一家有些来往。从那时起,任老的汉绣作品就与禅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是承担制作一些寺庙所需的绣品,渐渐口碑相传,连远在海峡那边的台湾妙通寺,也专程来武汉请他帮忙绣制经书戒和莲花围桌。
  有一次,一家寺院请他绣制一批佛事绣品,当时他手头拮据,无力购买针线、绢绸等材料,寺院得知后,当即拿出两万元给他做本钱周转。接着又有两家寺院找到他,一家给了他三万,另一家给了他六万,这在当时,可真是两笔巨款。有了这十来万元的周转资金,任老萌生了一个宏大的念头:应该把装在自己头脑里的汉绣经典图案一一绣制出来,传给后世。
  说干就干。任老开始着手实施这个美好的计划。他不断走访武汉三镇和洪湖、仙桃等江汉平原一带民间,先后搜集了大量清代汉绣残片,历时多年,终于加工、整理和绣制出了两千余种常见的汉绣实物图案,为绣品艺术,也为湖北民间工艺宝库,保存下了一笔美丽而珍贵的遗产。
  “汉绣从头到尾都是‘实绣’ ,从原生态手工设计到手工制作,不主张‘虚绣’ ,料子也是全天然的,绝对不用化纤材料。 ”任本荣先生一再强调说,“汉绣用色讲究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对比性强,它多用深色做底料,讲究实绣,使作品不褪色。所以,汉绣完全是一针针地绣出来的,功夫全在这一针一针上。 ”老先生坚信,只要坚守和维护好这门手艺,汉绣,这承载了千年传统的民间艺术,是绝不会消亡的。
  徐鲁

关键字: 内容标签:纹饰,瑰丽,应为,源头,鲜艳,古老,色彩,楚绣
下一篇:台湾微雕大师陈逢显:毫芒情深深几许||上一篇:一张纸刻25000刀 变身148齿轮组成两颗桃心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