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非遗故事|闻喜花馍"母亲的艺术_闻喜-面塑-面粉-手艺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07  来源: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  
核心提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称:面花(闻喜花馍)编号:Ⅶ-53类别:传统美术地区:山西省山西闻喜花馍闻喜花馍闻喜花馍是流行于山西省闻喜县一带的传统食用塑作艺术。它历史悠久,与当地的传统习俗联系紧密,在节庆、祭祀、婚嫁、寿诞、丧葬、上梁、乔迁等民俗活动中应用广泛。闻喜花馍既无流传范本供参照,也无现存底样作依据,全凭巧妇信手捏制而成,因而被誉为“母亲的艺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闻喜花馍已作为体现山西地方文


原题:非遗故事 | 闻喜花馍,"母亲的艺术"
核心词:闻喜,面塑,面粉,艺术,文化,手艺人,山西省,着色,民间,传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名称:面花(闻喜花馍)

  编号:Ⅶ-53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山西省

videobox
山西闻喜花馍

闻喜花馍

  闻喜花馍是流行于山西省闻喜县一带的传统食用塑作艺术。它历史悠久,与当地的传统习俗联系紧密,在节庆、祭祀、婚嫁、寿诞、丧葬、上梁、乔迁等民俗活动中应用广泛。

  闻喜花馍既无流传范本供参照,也无现存底样作依据,全凭巧妇信手捏制而成,因而被誉为“母亲的艺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闻喜花馍已作为体现山西地方文化特色的名优土特产品,进入了商品市场,销往世界各地,声誉与日俱增。

起源与发展

  花馍自出现至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

  西汉开始,特别是汉武帝以后,小麦成为了中国北方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这一阶段,是晋南花馍的初步形成期。

  隋唐时期,花馍做工精细,形态更为逼真。王谠在其所著《唐语林》中曾对唐朝的面塑有所记述:“宴诸司以面及药翡之类,染作颜色,用像豚肩、羊、脍炙之属,皆逼真也。”

  宋代的花馍艺术更为成熟,且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岁时民俗的必备之物。

  到了明清时期,民间花馍发展至鼎盛,花馍民间艺人也应运而生。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花馍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姿,并融入多国元素。

  如今在北方地区,面花塑作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每逢传统佳节,家家户户都会依照当地的习俗和惯例制作面花。

  这些面花制品形式多样、姿态各异,兼具供奉、观赏和食用等多种功能,也可以用作馈赠亲友的礼品,成为民间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

制作工艺

  在历经千年的传承中,闻喜花馍不仅被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

  其技艺包括:搓、团、捻、擀、剪、切、扎、按、捏、卷等十多道工艺,所用的工具有擀杖、剪刀、筷子、梳子、竹签等。

  做一个全手工揉捏而成的闻喜花馍,至少需4到5天;需要9大工序,即凝水、箩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馍、蒸制、着色、插面花;其中包括100多道小工序。

食材原料

  食材的选用,首先就是原料麦子。闻喜花馍会选用闻喜北垣产的最优质小麦磨成的面粉,用此地小麦面做出的馍,清香筋道、营养丰富,吃在嘴中,甜中带香。

  不仅要用北垣麦子,同时要用当地的水和面。因为北垣地势较高,水位深,水质好,所以只有用北垣面粉和北垣水制作的闻喜花馍,才是最正宗的,吃起来,才能感觉到它的香甜味。

揉面程序

  选好了原料,接下来就要进入揉面的程序了。制作花馍的面粉,讲究的手艺人还要用面箩过一遍才使用。

  制作花馍时,要提前一个晚上发“酵水”,第二天将发开的酵水和面粉搅拌,加水起面、揉面。手艺人们揉面,分了合、合了分,最少不低于8遍,揉出的面光滑而有弹性。

  不少的手艺人和面时,会在面粉中掺入适量的醋,蒸出的花馍白亮光滑,还有加糖水、牛奶或蜂蜜的,这样花馍不易干裂。

醒馍

  “醒馍”也就是让馍发发虚。把捏制好的面塑品放在热笼圈里,再在笼圈中间放一碗热水,用棉褥盖严,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使花馍制品不变形、不干裂、湿润光滑。待馍发虚后,即可上笼。

蒸制与着色

  花馍上笼蒸制时也很有学问,如开水上笼、急火上气、笼圈封严、不忘放气、大小分蒸、落气出笼等,花馍蒸制具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花馍出笼后,趁热着色,这样颜色艳丽,不易褪色。待上好色晾干,需要组装的还要用竹签把辅助的部分与衬托的花瓣等进行组合。至此,一个个构思巧妙、造型别致、色彩艳丽的面塑制品便呈现在人们面前。

  花馍塑作的活动充分展示了当地民众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才能,使蕴涵在民间习俗中的文化传统得到自然的传承和彰显。

  花馍制品别致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空间装点得分外美丽。

责任编辑:胡梦音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