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无言:思想流萤•一_摄影-视觉艺术-贝尼尼--阿波罗-盖尔-摄影-作品-古希腊-痛苦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所有感人的生命,都有苦难的历程。所有撼动心灵的艺术,皆源自于无解的痛苦。——作者题记

    lUcn9mmYla9NYrkE2hhyrNQBUH3agiHOxoEnPEeU.jpg

    ▲无言C类作品:夜的DNA 2018

    ■ 视觉优先论

    传统已被打破,而现代矫揉造作。艺术何去何从?答案很显然:人们需要经典。只有经典才能葆有永恒审美价值,因之唤起感官愉悦、提升精神气质、陶冶思想情操、引发深度思考。“置身这样的时代,我们唯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精神层次,使我们的肉体不至于像在中世纪那样受到痛苦;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精神不再像在现代社会那样遭受蹂躏。”(节自:索尔仁尼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著名演讲)

    如果我们不但自诩而且自信,就把作品旨存的思想空间从容地留给目击者去营造,并且将其所荷载的精神符码默默地交给历史去解密。艺术如果依赖于语言附加值,纵然千言万语,结果都不啻为对作者虚弱、浅薄乃至苍白的宣告。在这一点上,没有声音(不同于音乐)、没有动作(不同于舞蹈)的静态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装置等)尤其突兀——因为最终她也注定要通过受众眸子与心灵的割接,从而译解出内在的艺术语言。

    今天我们人类选择了数字化生存方式,并且把自己围裹在一个读图时代。二十世纪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首倡的“后现代主义”观念已然跻身于艺术的各个领域,从而使艺术的表达混淆了手段之分野,进入无边界、只有边缘的模糊操纵时态。但无论如何,艺术拒绝诠释。具有灵魂的艺术作品,任何文字解读都会使她黯然神伤。没有生命的作品经过文字装潢越发凄凉。观念艺术也好,行为艺术也罢,成功的结局只有一个:令人触目惊心。

    我个人认为,无论将文字把持的多么精彩,或用文字将作品描述的何等深涵,而造型艺术(如果竟然诩称为艺术!)对制作者的残酷,就在于她永远地要求视觉优先。

    J4rtDDnz78u4Bjp874WZZBzvwGgCzA6TwyLY6175.jpg

    ▲无言C类作品:平安亱2018 No.2(深冬孤梦)

    ■  摄影滥觞

    追溯艺术史渊源,摄影术诞生于美术家之发明。

    1839年1月9日法国画家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Louis J.M.Daguerre,1789-1851)于法兰西科学学会宣布其傲世发明——摄影术正式问世。

    在此之前,英、法、德国的教授、工程师等人士不断探求成像及其保留之法而前赴后继。

    1839年,英国政府授予达盖尔摄影术发明专利权后第5天,法国政府买下了达盖尔摄影术发明权,并公诸于世,任人使用。而达盖尔享受法兰西政府年俸六仟法郎待遇,并颁发给已故的合伙发明人尼埃普斯之子四仟法郎年俸。

    从此摄影术风行世界。

    人类发展史上,第一次摄影展——公元1839年10月,德国莱比锡美术学会举办的达盖尔摄影展览;所展出的作品皆为法、德摄影家之作。

    1840年2月,瑞典皇家博物馆的一次达盖尔摄影公开展之后,摄影之艺术地位正式确立,由此而蔓延五洲。

    1850年, 纽约发行全球第一本摄影杂志。

    1919年,两位摄影高级Fans、音乐家——美籍之立陶宛人柯杜斯基(Godowsky.L.J,1870-1939)与美国人曼纳斯(Mannes.D,1899-1964)将音乐事业所赚的钱财倾囊斥资于摄影研究。由此,彩色摄影FILM(胶片)发端;继之而后,负片、反转片、中间片、民用胶片、专业胶片、红外线胶片……各种低、中、高速FILM层出不穷,一发而不可收,不断为缤纷世界增光添彩。

    1947年,美国发明家、物理学家兰德(Land Edwin Herbert,1907-1911)创建的拍立得公司推出“拍立得·兰德”(Polaroid Land)照相机,免冲印,一分钟成像。

    20世纪中期过后,电耦合数码传感器CCD问鼎于世。1981年,日本SONY推出世界第一部数码相机,从此拉开数码相机大战之序幕;亦而从此CCD占位于传统的FILM。也正缘于此,目前出色的数码成像传感器有SONY之一席。

    21世纪的今日,综合指标最为接近不可替代的FILM阈值的CCD已近退出民用市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数码传感器CMOS制造技术及应用工艺大幅度提升,并以其制造成本及制造难度低于CCD而成为主流。

    滥觞迄今,艺术史步入后现代主义。美术乎,摄影乎,已正模糊分野,走向融合。无论功用还是观念,读图时代,视觉优先,一图胜千言。美术的传播已然离不开摄影术;进而,人类文明传承、思想表达、情感互动、信息交流,乃至于承上启下的“民情国史”、“经济年鉴”……摄影的历史印证性、潜在感召力、艺术感染力更是不可或缺。仅就艺术王朝中美术之于摄影的关系而论——

    “假若再早30年发明摄影术,大概我的成果会更杰出更丰硕。应用达盖尔摄影术得到的东西给绘画带来无可估量的令人震惊的价值。如果一个画家能够以有效的方法灵活运用这一摄影术,他一定能登临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德拉克洛瓦——18~19世纪法国画家,浪漫主义精神领袖)

    z577E2wJsv0jbDc1xZgIOFpjywivTv8bloKbQeAj.jpg

    ▲无言C类作品:重温 2018

    ■  头顶的星空

    思想者的一切悲剧之源全在于对人生的使命感——或现实的负担,或寻觅的企盼。深知这样的生活终将一切非然,但我仍怀抱奢望并深深地感念。

    愿默默无言地敞开我之心府,展示那怪诞而遥远无期的山谷般风霜之凛冽、命运之摧残,还原一切之空白之静美之沙漠……愿一切自由而默契的灵魂,共同去追溯那曾经的梦之源,展示生命的血色呼唤……

    “精神上的创伤,有这样一种特性,它可以被掩盖起来,但绝不会收口,它是永远痛苦,永远一被触及就会流血,永远血淋淋的留在心头。”(大仲马)

    美轮美奂的生命,完成于苦难,成长于艰辛,而福祉与痛苦在自己的心田。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写道:“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曾庄严地引述此一深刻思想论点。

    形而上的环顾四周,左右掣肘的人生,多么痛苦!想起爱因斯坦二战结束之后的语录:

    “有两样东西是无穷尽的——宇宙和人类的愚蠢,而宇宙我还不确定……”

    与之相对应的思考,则是我女儿在尊贵的Dartmouth研究生院越洋答辩中所神圣引述的《实践理性批判》之著名论断——最终成为康德先生的著名碑文: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x4KYh7shEDpmrvbCM1CxGQJKfE8EbQGhANCmTHv5.jpg

    ▲无言C类作品:出口2019

    ■  美丽的水面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然而今生,现世,科学与艺术,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了。”(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翻译)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创立的伦理宗教学派,涵盖人生哲学、数学等门类研究,柏拉图深受其哲学思想之影响。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轮回(永生)说”一直辐射并深刻影响到19世纪的美国“神秘主义”的产生及其思想衍展出的“超验主义”,进而折射于艺术、文学、影视作品及其子民的精神内存。

    毕达哥拉斯尤其以“数学精英主义者”而著称于后世。毕达哥拉斯认为,林林总总的世界万物,非数学而莫属——皆然可以数学而解读。

    中国古代算书《周髀算经》提出“勾股玄”计算方法,500年之后,经过毕达哥拉斯精确演算论证,成为著名而国际公认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毕达哥拉斯美学定义(黄金分割率1:0.618)应用在人体审美中尤其引人入胜——美术学中以西方白种女性为人体审美标准,这一标准的五官、四肢、三围、躯干、身高等诸多审视与计算结果无一不体现着“黄金分割”比率;著名的古希腊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忒(古罗马神话改名为维纳斯)之所以倾倒众生,皆因其浑身上下遍布“黄金分割率”。在当今工艺设计、造型艺术、尤其是美术及摄影构图等等审美领域,甚至日常生活中的诸多行为,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着“黄金分割率”——它具有不可撼动的亘古不泯的美学地位。

    古希腊是一棵枝叶繁茂的树,树冠之高大与根系之深厚,不是美不胜收,而是美丽得令人敬畏无极;其渊深无度之美仿佛一片汪洋,每一次触碰所泛起的涟漪都会播散出那句尼采的名言——“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

    kp2Sfmo5eGC04p6zIPFSYbJp0L7bVFdLL4prNBPX.jpg

    ▲无言C类作品:LIFE 2020

    ■  贝尼尼的“神话”

    文艺复兴后期兴起了一种“矫饰主义”风潮,继之而起的是“逆矫饰而动”的著名的巴洛克艺术运动。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济安·洛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既是建筑家,又是雕塑家。

    《阿波罗与达芙妮》

    古希腊神话。小爱神厄洛斯(古罗马神话中名曰“丘比特”)遭到太阳神阿波罗的嘲笑,决心展示自己弓箭的威力。他把使人深陷情爱的金箭射中阿波罗,而将让人对爱情痛苦的铅箭射中珀涅俄斯河的仙女达佛妮。阿波罗热恋达佛妮,挚爱不移,紧追不舍。而达佛妮却以爱情为耻,并请求父亲(河神)珀涅俄斯答应她以处女终身。

    阿波罗追逐的足音迫近、呼吸犹闻。达佛妮绝望地向父亲(河神)求助:“请帮助我,父亲!大地啊,吞噬我吧!”话音刚落,她已开始变得僵硬——身体成为树干,金发成为树叶,双臂成为树枝,双足生出根须,美丽的容颜遮蔽于浓荫之中——仙女达佛妮变成一颗茂密的月桂树,只有她的美丽与圣洁永留芳馨。

    阿波罗一往情深紧拥月桂树——“你将成为我的树,”他说:“你将终年长青,成为胜利者的荣耀。”从此,太阳神阿波罗将月桂树尊为圣树,他的发际、琴体和箭袋上永远饰以月桂树枝叶。这也是“桂冠”的来源。

    0c0zlLDAO19kvAw2ICWubYwexq4v7d6vdo13PL7e.jpg

    ▲贝尼尼雕塑:阿波罗与达芙妮

    《迷离的特蕾莎》

    西班牙典故。圣徒特蕾莎是16世纪西班牙阿维拉城的一名修女,她布衣褴褛俭朴生活、苏世独立远别尘嚣、身心苦修虔奉教义,她的神学作品至今仍被传诵。特雷莎在民间著称是因其自传中记录自己与上帝媾合的梦境——上帝派来的天使将一只炽热的爱欲金剑,刺入她的心房……她欢忭、痛苦而甜蜜地写道:当他把爱之剑拔出,带走我的脏腑,而上帝的爱充盈我热望的身心。我痛苦地不断呻吟,但同时又感到妙不可言,愿这痛苦永不停歇……

    在《迷离的圣特蕾莎》雕塑中,天使持握情爱之剑飞抵特蕾莎,一只手撩起她的衣裙,特雷莎体态扭曲、表情迷醉……

    贝尼尼并没有像在自己同样著名的作品古希腊神话《阿波罗与达芙妮》的雕塑中那样裸露年轻女性的丰腴肌肤——没有强调特蕾莎的肉感,而是塑之以飘动的宽松衣褶围裹着她的玉体,同时呼应一个细节:松散的袍裙下面伸出一只仿佛“痉挛的脚”,以此唤起受众对衣裙掩蔽下的修女之身那颤栗的欢乐的无限联想。

    《迷离的圣特蕾莎》是贝尼尼在罗马的圣玛利亚·维多利亚教堂的杰作——《圣特蕾莎的恍惚》这组群雕的中心雕塑,贝尼尼因此而一举成为巴洛克艺术运动中不可替代的情感与人性表现大师。

    ve0p325kmAVlVZNFXQmTPZmfxaVVuk76Eeysolha.jpg

    ▲贝尼尼雕塑:迷离的圣德蕾莎

    ■  尤物移人

    巴黎艺术学院,依然为传统美学教育,巴黎第八大学不再有美术系,而名之曰“文化造型系”——后现代艺术思想构成的“多元文化无界融合与跨界表达”之精神大厦于此窥斑及豹,艺术以及艺术使臣艰难困苦的后现代之归宿于此昭然若揭。

    当代艺术,后现代主义,不惟技法,跳离单一思维,远遁冥顽不灵而注重哲学思考、跨度表达和思想内涵。换言之,考验艺术家的觉知、认知、学知水平,以及触类旁通的天赋灵性。

    “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你好歹要失去它。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尼采)没有偷吃禁果就没有失乐园,永远安于伊甸园就没有亚伯后裔和该隐之子——没有人类以及人类的高尚与罪恶。

    (该隐、亚伯分别为亚当和夏娃的长子、次子,该隐生性恶蛮,杀死了受上帝恩宠的亚伯——《圣经·旧约·创世纪》)

    亚当第一个说道

    “亲爱的你真美

    你丰满的乳房

    像两串成熟的葡萄

    还有母鹿似的腿

    像一张拉紧的弓

    你的怀抱是一片海

    我跌落在里面

    我沉醉在里面

    黎明时分又浮上来

    更清醒更机警……”

    把亚当搂在怀里

    夏娃轻声说道

    “亲爱的万古爱人

    你的腹部

    像青铜的盾一样

    你的热情使人陶醉

    给我带来永恒的时光……”

    ——玛利亚·巴努斯(罗马尼亚现代女诗人)

    艺术的自由情操,科学的严谨思考,神明的人生境界——这就是跨学科的探索研究而广征博取的高级意义所在。在学科交叉的边缘地界最容易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学科范畴有所建树的人、乃至于功成名就的伟人巨匠所共有的人生特征——古有列奥纳多·达芬奇,今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胜枚举的范例屡见不鲜。

    艺术带给人的灵秀、空灵,是科学探研、思想扩展、物质创造……最终是人生升华的——灵感的温床。

    艺术女神,那样优雅大气、超凡脱俗、自由奔放,一旦钟情于她,必将改变一个人精神气质,甚至生活内容和人生方向;艺术女神,使人深思拷问、情怀悲悯、精神富有、灵魂坦荡、心地善良,而这些正是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本质所在和高级生存状态。

    必须申明——钟情绝对不是喜欢,喜欢往往是短暂的或表象的;钟情甚至也不是热爱,热爱是可以终结的或改变的。钟情,是由衷而不可遏止、一发而不可收的渴慕、眷恋,并为之奉献终身。

    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人都是正常的——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与学历无关),艺术家必须是天生的“怪物”,即常人所谓“神经病”——“天才的条件就是具备超越常人的神经力,亦即超常的感受能力。所以,所有杰出、优越的人都是忧郁的。”(叔本华)历史地、现实地极目环顾,真正的、严肃意义上的艺术家被一个铁定的先决条件所框定:天赋——天生的、骨子里赋予的“超常的感受能力”和忧郁的才情气质。

    还是直接说那“但是”吧!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并且完全能够做到热爱艺术(大艺术:舞台艺术、造型艺术、音乐和文学等),至少爱好其中之一而占据生活的业余时空——也比麻将声声、酒肉划拳、“烟熏火燎”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也不至于俗化出不可救药的劣根性后裔;即使不说大话——提升个人气质、民族修养、国家层次,而仅仅为了自身、家庭、子嗣的脱俗、大气、前途,也有足够的理由爱恋艺术女神;当你爱上艺术女神才会感觉到自己身心如沐春风,因为她真是一个如中国古人所言之“尤物”。

    没有迷醉就没有爱情,没有追慕就没有痛苦;没有博弈就没有进取,没有失落就没有获得;没有拷问就没有深刻,没有眼泪就没有成熟;没有思考就没有升华,没有洗礼就没有脱俗;没有矻矻而肄就没有精神贵族的傲岸,没有瑰意琦行就没有卓尔不群的人生。一如——没有激越就没有创造,没有偏激就没有艺术,没有沉降就没有灵感;没有超凡脱俗就没有达芬奇,没有苦心孤诣就没有米开朗基罗,没有不可理喻就没有梵高;没有狂放不羁就没有浪漫主义“之狮”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没有失聪摧残就没有贝多芬的《命运》,没有命运多舛就没有柴可夫斯基的《悲怆》。

    “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没有叛逆思考就没有人生创造和艺术创作。钟情艺术女神,甘愿尤物移人。

    尤物移人:绝色的女子能够移易人的情志。释义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

    3LuB2OhsFb1Tl2q80H5OkkshVJdXOXsR3p6slT3x.jpg

    ▲无言C类作品:仲夏夜之梦2019

    (《思想流萤·一》于此束笔)

    无言简介

    无言

    英文名Silence Wish

    1998年加入英国本土皇家摄影学会(RPS)。

    奖项(以往主要国际获奖)

    1999年,入选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年展。同年,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专业刊物《创意新闻》跨页专栏刊载6幅作品,并于封面予以文字高度评价。

    2000年,荷兰国际反转片专业联赛。送展4幅,3幅5次入选,其中Vision 1(视觉1号)同时获得美国摄影学会(PSA)金牌、世界摄影艺术联盟(FIAP)荣誉勋带。

    2000年 ,奥地利第9届超级摄影巡回展。送展4幅,其中3幅-视觉3号、项链7号、印象18号连续10次入选。

    2003年,121幅作品通过美国国会版权局审核,授予国际版权认证。

    2007年,美国格林塔林第31届国际反转片联展。作品“第2层楼”获得荣誉提名奖。

    2008-2017,十年沉寂。

    2018年,北京798艺术区AWE GALLERY个展:《存在》/《铂金印象&菲林魅影》。

    学术(近期艺术思想著作)

    《滑向蓝色领域》

    艺术网2018.03.02.

    https://artexpress.artron.net/wapNewsShare/1/241683?from=timeline

    艺术头条2018.03.02.

    https://m-news.artron.net/20180302/n989359.html?from=timeline

    英文版2018.03.26.

    http://en.artron.net/news/news.php?newid=992335&site_id=1&channel_id=21&column_id=62&from=timeline

    《拍摄时代——女性人像的兀说》

    艺术网2018.04.12.

    https://artexpress.artron.net/wapNewsShare/248994?from=timeline

    艺术头条2018.04.12.

    https://m-news.artron.net/20180412/n996028.html?from=timeline

    英文版2018.05.14.

    http://en.artron.net/news/news.php?newid=1001283&site_id=1&channel_id=21&column_id=62&from=timeline

    《啊,我年轻的女郎》

    艺术网2018.07.13.

    https://artexpress.artron.net/wapNewsShare/269177?from=timeline

    艺术头条2018.07.13.

    https://m-news.artron.net/20180713/n1011355.html?from=timeline

    《美国超验主义思想沿袭:以史诗电影<乱世佳人>为例》

    《四川戏剧》2018.11.06.(核心期刊,检索:北大中文、知网)

    《精神领地坚守的告白——艺术与精神的轮回》

    艺术网2019.01.07 

    https://news.artron.net/20190107/n1041527.html

    艺术头条2019.01.07

    https://m-news.artron.net/news/20190107/n1267778.html?from=timeline

    关键字:阿波罗,盖尔,摄影,作品,古希腊,痛苦,当代艺术 摄影 视觉艺术 贝尼尼
    内容标签: 阿波罗 盖尔 摄影 作品 古希腊 痛苦 当代艺术 摄影 视觉艺术 贝尼尼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