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朱元璋"密葬"于祖父葬地盱眙二山?专家揭五点原因(3)

编辑:秋痕 来源:南京晨报
 
当记者提出“朱元璋就远不就近弃南京葬盱眙是否不合情理”时,胡仁生说:“汉代江都王刘非死后,不远百里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在风光秀丽的盱眙大云山,说明帝王死后,把自己葬在百里之外是不成问题的。”胡仁生还透露,“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不听遗诏,日夜兼程往南京奔丧。谈迁《国椎》中,清楚记载着燕王在淮阴就被严旨挡回的,这说明当时朱元璋下葬的几天,明祖陵附近近百公里都是被封锁的,任何人都不得随便靠近。这个细节也值得玩味。”
  4
  耗时长、杀功臣,隔淮“望祭” 符合帝王密葬之俗
  由于常年在明祖陵工作,耳濡目染后,更多的疑惑在胡仁生的脑中出现,首先就是明祖陵修建所耗时长。“从洪武18年太子朱标督建明祖陵算起,修建时间跨度前后历时28年。但我研究后发现,明祖陵修建耗费时日并不多,洪武19年已由太子朱标代表朱元璋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怎么算,明祖陵修建也不需要那么长时间。”胡仁生还透露了一个细节,明祖陵、南京明孝陵两座陵墓设计者,都是因修建陵有功被封为崇山侯的濠州人李新,但洪武28年,朱元璋临死前几年,把这个修陵唯一活口杀了。“我推断的确存在明修栈道,暗修帝陵的可能。”
  胡仁生告诉记者,明代风水大师刘基曾多次考察盱眙山水,“从风水学角度来说,有可能刘基是为调整明祖陵和朱元璋自己的陵墓,有意调整风水布局。”“还有,朱元璋从洪武19年初步建成明祖陵,到洪武31年去世,从没到明祖陵祭祀,但每年清明、冬至两次大祭,派官员赴泗洲(盱眙淮河镇古城址)祭祀祖先,多次关照隔淮‘望祭’,这非常符合帝王密葬之俗。”

关键字: 内容标签:盱眙,祖父,朱元璋,原因,专家,密葬盱眙 祖父 朱元璋 原因 专家 密葬
下一篇:蜀国亡在牛人太多(2)||上一篇:朱元璋"密葬"于祖父葬地盱眙二山?专家揭五点原因(4)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