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武器为什么越来越贵(2)

编辑:秋痕 来源:文摘周报
 
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世界上发生了多次战争,人类也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虽然过去60多年来取得的技术成就已为开辟新的武器发展途径创造了条件,但二战期间形成的规范的武器平台及其结构仍然长盛不衰。旧式武器装备的结构非常适合于二战时代的技术。但在当前,它们已成为军事进步的障碍,更助涨了武器装备的采购代价。我们并未顺应当前信息技术、通信、传感器和制导设备的发展,设计新的平台和武器装备结构,而是要让这些技术去适应二战时代的武器平台。例如,新型机载雷达(包括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具备革命性的作战价值,不仅能控制、获取和跟踪多个目标,而且还能使用高能电子束攻击敌方机载电子设备的电路。如果各种不同型号的战机能够围绕这种新型雷达技术进行设计,性价比会更高。但我们并未采取这种高效设计模式,而是用缩微制造技术将其安装于战斗机的机鼻部分(如F-18和F-15战斗机),以适应飞机的最优化空气动力学结构,而不是单纯突出其最先进的性能。

    上述高性能机载雷达的情况并非特例,其他绝大多数新式武器平台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耗费极高代价与传统的老式武器平台相结合,不仅大幅提高了成本,而且限制了武器的效能。

    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克服成本上升的唯一办法是进行宏观创新,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新技术研发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式作战平台,而不是将宝贵资源浪费于对传统武器结构的修修补补。

    对于单个武器平台不能相互孤立地看待,而要将其视为某个整体的网络化组成部分。如果作战行动是通过性能可靠和实时连接的所有作战平台协同实施,那么情况会完全不同。例如,多种型号的传感器目前已能通过指挥链实现安全的数据传输。因此,通过在飞行中队、坦克营和导弹艇分队的各个平台安装型号不同但能够实现兼容的传感器,就能在不大幅降低武器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削减成本。我们为何不能将这种理念运用到武器设计中呢?

    可以预料的是,取代二战传统武器的所有建议都会遭到激烈抵制。但是应该牢记的是,从历史上看,第一种火绳钩枪的发射速度及射程都不及长弓,只不过杀伤力更强。然而,其真正的优势在于易于训练:古代的武士只有从幼年开始经过长年训练才能掌握射箭技巧,而步枪射击技能却能在一周之内学会,从而使团级部队得以迅速组建。

    因此,无人机完全能以较大优势取代作战能力较强的载人战机;多用途作战飞机能够取代战斗机以及至少六种担负专门任务的飞机;多功能装甲战车也能取代装载大口径主炮的主战坦克;而武库舰既能取代单位成本较低的驱逐舰,又能为单位成本高得多的航母发挥补充作用。  (据《现代舰船·军事广角》[美]爱德华·鲁特维克/文宇骅/译)

关键字: 内容标签:越来越,武器越来越 武器
下一篇:纵欲食鸦片:明朝万历帝30年不上朝的真正原因(2)||上一篇: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