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刘彻三后悲剧,刘彻不专情还是女主专权

编辑:秋痕 来源:51军事
 
汉武帝在封建帝王中,还称得起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有为之主。但在对待妇女、爱情这一方面,他却是一个“荒淫之主”、“无情郎”。尝自言“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于是兴建明光宫, 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皆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年满三十者,出嫁之。又特选二百人,常从幸郡国,载之后车。与同辇者十六人,皆容貌绝美,不假粉白黛绿,在尚衣轩中的侍女,也是如此。据史书所载,汉掖庭总籍凡诸宫美女万有八千,建章未央、长安三宫皆辇道相属。宫人既多,被幸的机会自然就少了,即使最受宠幸者也往往数年一再遇。正因为这样,他的皇后夫人,无一人有好下场的,如钩弋夫人赵婕妤,算是最受宠幸的了,但最后还是“为立其子,先杀其母”,使之不得善终。陈皇后、卫皇后、李夫人的经历大体上也是如此。 


   武帝陈皇后,小字阿娇,出身贵族,是景帝姊长公主嫖的女儿。她美丽聪明,多情善感,又富有教养。她从小和汉武帝生活在一起,同住深宫,游乐与共,钗鬓厮磨,两小无猜。武帝十七岁继位,即立陈阿娇为皇后,擅宠骄贵,一时无双。陈皇后立后十余年,无子,武帝有些不满,陈皇后已觉察到,及闻卫子夫得幸,嫉妒之心无法遏止,不只一次地想自杀。武帝更加恼怒。


       陈后为了挽回失去的宠幸,千方百计,绞尽脑汁,最后又用巫女楚服为巫蛊祠祭祝诅,被发觉,陈皇后的被罢退,遭冷遇,并不是因为色衰爱弛。世之论者多归咎为无子和嫉妒,其实是汉武帝爱情不专,厌故喜新所致。陈皇后为了挽回失去的宠幸,专门派人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求为解愁之辞,相如为之作《长门赋》。在这篇赋中,司马相如细致地刻划了陈皇后在长门宫中的孤寂愁闷的生活及心理状态,无怪乎汉武帝看后很受感动,陈皇后复得亲幸。但好景不长,所谓“见而伤之”,也不过是一时的感情冲动;所谓复得亲幸,也不过是偶一为之。情况如此,最后,陈皇后还是幽居长门,郁郁而死。


    汉武帝卫皇后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子夫进宫后,一年多竟不复被幸。适值武帝择宫女无用者,返回籍。卫子夫借此机会,得见武帝,子夫遂被幸。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春,卫夫人生男据,始被册立为皇后。从此,时来运转,数被亲幸,宴专席,寝专房,泽及全家,兼及戚属。


       卫子夫从建元二年春入宫为夫人,到元朔元年春有男,立为皇后,到元狩元年(前122年),子七岁立为皇太子。这时武帝年已三十五岁,才得太子,自然甚喜,而对卫皇后的宠幸,也达到了极点,皇子据得立为太子,母以子贵,是可喜的,也是应该的。但自此以后武帝对卫皇后的宠幸,就一天不如一天。原因是:一是武帝厌故喜新,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皇后也色衰了,“色衰”自然“爱弛”,三是因为受了太子的牵连。武帝晚年,卫后宠衰,江充用事。充与太子及卫氏素日不和,恐皇帝死后,被太子所诛,于是先下手为强,以治巫蛊为由,对太子及卫氏进行陷害,太子为自卫举兵收捕江充, 因计划不周,形成太子、皇后与朝廷间的冲突,太子兵败,逃亡,在朝廷的追逼下自缢而死。武帝因卫后参与其事,诏收皇后玺绶,卫皇后自杀,卫氏全部被杀。


  汉武帝李夫人,出身倡家,有绝姿,善舞,体态优美,婀娜多姿,眼如秋水,明艳动人。一次,她的哥哥李延年侍武帝饮酒,酒酣,乐作,延年起舞助兴,边舞边歌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武帝召见,果然年轻貌美,秀外慧中,能歌善舞,举止宜人。


       武帝见之大喜,立为夫人,封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李夫人入宫后,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兄弟姊妹也因而受到宠眷。李夫人病笃时,武帝亲临探视,李夫人拒而不见,以被蒙头谢道:“妾病日久,形貌毁坏了,不可以见皇帝,愿以王(指昌邑王)及兄弟拜托,请皇帝照顾。”她深知武帝之为人,专制独裁,好色无情,把妇女看做享乐工具,且喜怒无常,“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自己既侥幸得到武帝的宠爱,深恐色衰爱弛,爱弛恩绝。故坚决不以自己毁坏了的容貌见帝。可惜这位李夫人命短,年少早卒,虽未立为后,武帝命以后礼葬之。李夫人去世后,她的哥哥李延年,弟 弟李季,皆以奸乱后宫的罪名,全家被诛;另一个哥哥李广利因领兵伐大宛,未及被诛,降了匈奴,后来被匈奴所杀,李家绝了。


  总观武帝的三个皇后及其他妃子,都是以极受宠幸开始,而以悲剧收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武帝片面地总结了前代国家政乱的原因是:“子少母壮,女主专权。”因而采取防患于未然,以便长治久安的措施,防止女主外戚专权,这也是武帝皇后都以悲剧收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字: 内容标签:刘彻,专权,悲剧,女主,不专情刘彻 专权 悲剧 女主 不专情
下一篇:“台湾南鲲鯓代天府文化摄影特展”河北开展||上一篇:忧国忧民《倦夜》 苏轼低潮时之作(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