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揭秘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皇太极的三角关系(3)

编辑:秋痕 来源:环球新军事
 
九月三十日那天早上,太阳血红地照着木窗的高丽纸上面,天地一片血红。母亲阿巴亥盛妆端坐在清宁宫的大殿里,从容不迫地将弓弦环在颈上,扣在一条绫子巾上。那条巾子,是皇阿玛努尔哈赤生前送给额娘的,巾子上洒着桃花红点子。母亲回头深情地看了看跪在众大臣中间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表情里面充满了深深的眷恋。母亲凝视了许久,才对他们说:“好好听皇上的话,听哥哥们的话,额娘侍候你们的皇阿玛去了。”说罢,满面微笑,引颈自缢。
  这是女真人的古老风俗,认为女子殉夫是一种最高的光荣。兄弟三人和皇太极,还有诸王大臣一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看着母亲一步一步地归去。
  大殿里的气氛,庄严肃穆,宫廷乐师奏起了古乐,那乐声仿佛从天上飞来,盘旋了一番,似乎簇拥着多尔衮的母亲,又飞回了天上。
    
    这个壮烈的场面,对少年多尔衮是最大的刺激,同时,也是他坚毅性格形成的根源。皇太极看着这位十四弟在悲痛中长大,对他一向呵护有加。多尔衮不负皇恩,他参加了太宗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在每次战役中他都有优异的表现,他逐渐成为著名的军事统帅。
  天聪五年(1631)在攻打大凌河城的战役中,多尔衮像一头狮子,奔驰到大凌河的城下。城上的炮弹和飞箭暴雨一样泼下来,后金的军队一时伤亡惨重。他毫不畏惧,一边猛冲,一边命人攻城。八旗将士听了他的呐喊,特别振奋,排山倒海一样冲向古城。城,就这样攻下来了。
  战斗结束后,皇太极非常后怕,他在朝上怒斥多尔衮的部下说:“墨尔根戴青也冲锋而入,倘有疏失,必将你等处以严刑,断不宽容!”接着,他又对贴身侍卫安崇阿说:“以后每有大战,卿即代朕督战,你就是替朕看好十四爷!”阿崇阿从此成了督战侍卫,专门负责多尔衮的警卫安全。
  下朝后,皇太极私下规劝弟弟不要总是冲在前面,要注意保护自己,统帅要在统帅的指挥位置。
    
    皇太极:“十万兵马我也不换一个十四弟。你懂吗?”
  多尔衮:“臣弟知错了,下次再不这样了。”
  皇太极心疼地看着他,从腰间解下佩剑。
  皇太极:“赐你护身吧。”
  多尔衮:“谢皇上!”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那天,皇太极不幸逝世。他生前没有来得及立嗣,这就给大清国留下了点麻烦。多尔衮二哥代善的次子贝子硕托、孙子郡王阿达礼两人站出来力劝多尔衮自立为皇帝。
  硕托、阿达礼:“十四叔,你是大清第一王,这皇位非你莫属!”
    
    两位王子的话音刚一落下,当即跳出来一个人,这就是护军统领瓜尔佳氏.鳌拜,他的右手紧紧地握着腰刀。他的后面站满了两黄旗的大臣。
  鳌拜:“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
  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多尔衮似乎感到了大殿微微地在摇晃,惶恐一阵阵地袭来。而正是这惶恐,让他飞快想到了国家的大政。
  多尔衮一愣,思索片刻,当即向两位后辈投去愤怒的目光。
  多尔衮:“混账,你们这是谋反,推出去,斩了。”
    
    两位王子眼睛里充满疑惑地回望这位睿王,多尔衮面如霜雪,纹丝不动。
  就这样,多尔衮权衡利弊,最后从大清的前途命运考虑,不但没有听从两人的建议,反而认为这是谋反,他诛杀了侄子硕托和侄孙阿达礼。一场内乱,被他剿灭在萌芽状态里。随后,他与诸王、诸贝勒、群臣拥戴小侄福临即位。朝廷议定,由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左右辅政,等福临年长后,当即归政。多尔衮的这一举动,顾全了大局,安定了朝野,大清江山摇了几下,又稳如泰山了。事后,多尔衮带着御酒亲赴二哥礼亲王代善王府,向二哥谢罪。老代善深明大义,他阔步上前,抱住了这位十四弟。代善:“老十四,你做得对,我大清不能乱。”
  多尔衮:“多谢二哥,小弟真的是为我大清的千秋大业呀,可是,我却下令杀了你的儿孙,二哥,我……”
  代善:“老十四,二哥知道国家为大呀!”
  兄弟俩紧紧拥抱,许久之后,两人同时把酒洒在了地上,献给为国捐躯的硕托和阿达礼。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太极,太后,揭秘,多尔衮,孝庄,关系太极 太后 揭秘 多尔衮 孝庄 关系
下一篇:章太炎用国学革命||上一篇:给你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