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吴三桂陈圆圆魂归何处 吴三桂后人在哪(3)

编辑:秋痕 来源:军事中国
 
此次考察半年后,从岑巩县又传来消息:他们发现了吴三桂的“张皇后”墓。遂有了第二次考察。还是在马家寨吴家墓地,距陈圆圆墓约三四米处发现一墓,前立一石碑,比陈圆圆碑稍大,中间竖刻一行字,共17字:“受皇恩□养一次八十五岁吴公号□□墓”。其中三个空白,因年久模糊不清,无法识别。


    仅从其他字判断,此墓主人系男性,绝非张皇后。现场反复辨识,上述三字还是难辨,幸好他们已做了两份拓片,纸上的字较易辨认。经过研究,终于识别第一个字是“颐”,而后两个字才是碑文解读的关键:这两个字是墓主人的号。知道了号,就能知道其名字。经反复比对,终于认定这两个字就是:硕甫!这正是吴三桂生前用过的号。他最常用的号,有“月先”,《清史稿·吴三桂传》中就用此号。还有长白、月先、等字号,而“硕甫”则很少用,只在部分典籍中有,少为人知。


    再看碑文,除“吴公号硕甫”已破解,全文连读,如同天书。专家凭藉对吴三桂的深入研究,终于获得合理解释:“受皇恩颐养”,其意思是受皇天之恩而被眷顾与颐养。所谓“一次”则很费解,但不能简单解为只“颐养”一次。如与吴三桂曾即位当皇帝,死后其孙又尊其为“太祖高皇帝”相联系,那么,“一次”可解释为“第一次”、“首次”,再引申为“开始”、“开创”、“首创”,则与三桂死后的庙号“太祖”相吻合。故“一次”暗指三桂为“大周太祖高皇帝”。


    所谓“八十五岁”,又作何解释?从来墓志铭的碑文正中书写:死者职位爵名某某之墓,或称“神道碑”,却未如该碑正中书写墓主之年龄八十五岁。这里,当另有深意。在深入调查中,吴氏“秘传人”称:吴三桂死于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五即中秋节。据此为断,八十五岁应解读为八月十五日,暗指吴三桂死于康熙十七年中秋。


    而史载吴三桂死于八月十八日,终年67岁。据此还有一种解释:67+18,也合85之数,仍与吴三桂之卒年、月、日吻合。总之,“八十五岁”隐含着吴三桂卒年日期。总结以上释文,石碑中央全文应解释为:受皇天之恩眷顾颐养,大周太祖高皇帝吴公号硕甫之墓。卒于康熙十七年(戊午)中秋。



    石碑右侧,刻有“雍正元年岁次癸卯季春月廿七榖旦”竖写文字。意思是说,立碑时间为雍正元年三月二十七吉利之日。立碑之时,恰恰是康熙帝刚去世半年。由于清朝皇帝已经更换了,不易再追究前事,吴三桂后人才迫不及待地立碑,而且苦心设计,隐去真相,于是就刻下这段不合常规、让人难懂的碑文。与陈圆圆碑上刻有立碑人名字不同,吴三桂碑上不刻写立碑人名字,显见此碑风险更大。陈圆圆与吴三桂的墓,以及吴三桂后裔都落在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证据确凿。这件尘封三百余年的谜案,终于大白天下。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后人,陈圆圆,吴三桂后人 陈圆圆 吴三桂
下一篇:清末民初的名人中死得最惨的是谁?(3)||上一篇:柳永教子有方 后人中出过多名进士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