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南雁荡山与北雁荡山齐名,以秀溪、幽洞、奇峰、石堑、银瀑、景岩六大特色闻名遐迩,儒释道三教荟萃,美不胜收。南雁荡山开发始于五代。宋室南巡后,这里人文蔚起,冠盖络绎不绝。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朱熹、王十朋、袁枚、孙衣言等名流在此题诗咏赋。细数南雁发展史,人们自然而然会想起一位故人,他就是顺溪陈氏第四份后裔、被众人赞称为“南雁主人”的陈少文先生。
陈少文(1857—1934),名承绂,字维黼,平阳顺溪镇人,清末民初著名的实业家、慈善事业家。他家富资财,乐善好施,一生为开发南雁景区、振兴家乡实业与发展当地文化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开发南雁重建书院
顺溪集镇,群山环抱,平地狭窄,山场虽大但产出有限。自古顺溪陈氏以智勇双全传誉乡里,他们聚族而居、人丁兴旺,不少人外出谋生,并致力于当地开发,南雁荡山的建设也凝结了他们的汗水。
东西洞是南雁荡山景点最集中的地方,这里层峦叠嶂,清溪环绕,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曾是北宋末期理学家程颐的学生陈经邦、经正兄弟的读书处。光绪九年(1883),陈少文响应县令汤肇熙的倡议,拆产捐金重建会文书院,于次年竣工。取“以文会友”的古训,仍沿用“会文书院”旧名。紧接着,陈少文捐田10余亩作为书院基金,并为书院筹集膏火田100多亩。宣统元年(1909),陈少文等人又在会文书院门台外、东西华表峰间重建三间楼房,取名为“棣萼世辉楼”。棣萼乃兄弟之代称,以纪念经邦、经正兄弟。顺溪陈氏家谱中有《棣萼世辉楼记》详叙其事。经此点缀,南雁景区增添了新的景观,故此声名大振。许多名流纷至沓来,晚清太仆孙衣言和翰林孙锵鸣兄弟也曾应陈少文之邀到此游览。
为了南雁的开发和建设,陈少文曾组织南雁荡山董事会,并担任主持人。此会始建于光绪年间,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集会,商讨南雁开发事宜,活动持续至民国时期。陈少文还在景区栽植花木,修筑道路,建造路亭,为旅游事业尽力,故人们推誉其为“南雁主人”。
关键字: 内容标签:清末,慈善事业,主人,陈少文清末 慈善事业 主人 陈少文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陈少文(1857—1934),名承绂,字维黼,平阳顺溪镇人,清末民初著名的实业家、慈善事业家。他家富资财,乐善好施,一生为开发南雁景区、振兴家乡实业与发展当地文化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开发南雁重建书院
顺溪集镇,群山环抱,平地狭窄,山场虽大但产出有限。自古顺溪陈氏以智勇双全传誉乡里,他们聚族而居、人丁兴旺,不少人外出谋生,并致力于当地开发,南雁荡山的建设也凝结了他们的汗水。
东西洞是南雁荡山景点最集中的地方,这里层峦叠嶂,清溪环绕,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曾是北宋末期理学家程颐的学生陈经邦、经正兄弟的读书处。光绪九年(1883),陈少文响应县令汤肇熙的倡议,拆产捐金重建会文书院,于次年竣工。取“以文会友”的古训,仍沿用“会文书院”旧名。紧接着,陈少文捐田10余亩作为书院基金,并为书院筹集膏火田100多亩。宣统元年(1909),陈少文等人又在会文书院门台外、东西华表峰间重建三间楼房,取名为“棣萼世辉楼”。棣萼乃兄弟之代称,以纪念经邦、经正兄弟。顺溪陈氏家谱中有《棣萼世辉楼记》详叙其事。经此点缀,南雁景区增添了新的景观,故此声名大振。许多名流纷至沓来,晚清太仆孙衣言和翰林孙锵鸣兄弟也曾应陈少文之邀到此游览。
为了南雁的开发和建设,陈少文曾组织南雁荡山董事会,并担任主持人。此会始建于光绪年间,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集会,商讨南雁开发事宜,活动持续至民国时期。陈少文还在景区栽植花木,修筑道路,建造路亭,为旅游事业尽力,故人们推誉其为“南雁主人”。
关键字: 内容标签:清末,慈善事业,主人,陈少文清末 慈善事业 主人 陈少文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