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的时候,由于金水河从郑州大学校园穿过,我常常沿着金水河散步。在毗邻校园的金水河畔,有一处祠园,即是子产祠园。最初,我并不知道子产是何许人物,后来渐渐读了一些古书,查阅一些资料,尤其是读了《左传》之后,才渐渐了解了一些子产的生平业绩。
子产,郑国人,春秋时期任郑国宰相,对郑国经济、政治以及法律做了重大改革,“著刑书,制刑鼎”,由于政令严明,刑罚得当,造就了郑国的鼎盛发展,形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国富民安的大好局面。可以说,子产是中国历史上主张“依法治国”之第一人。
子产的治国之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宽猛相济”,就是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子产曾对太子叔说:“治理国家要采用宽猛相济的方法,而且要掌握好其中的度,国家才能强盛。”
当然,子产当年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他最初执政的时候,许多人对子产既怕又恨。郑国当时流传着一首歌谣,李长之先生将它翻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的:“提倡节俭,提倡节俭,人有好衣服也不能穿;整顿军事,整顿军事,人要种地也没法子干;谁杀子产,我们心甘情愿!”然而,三年之后,郑国才尝到了改革的甜头,他们的民谣也为之一变:“我们子女,是子产教育;我们田地,是子产开辟;子产可别死!死了谁继续?”
后来,子产去世之时,郑国举国哀悼,孔子听到子产去世的消息,也大为悲恸。子产的改革带来了郑国的一时繁荣,可惜后继者没能继续子产的政策,使得国力渐渐衰弱下去,最终覆灭。但子产的政令给中国留下了非常稀缺的法治遗产。
关键字: 内容标签:治国,之道治国 之道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子产,郑国人,春秋时期任郑国宰相,对郑国经济、政治以及法律做了重大改革,“著刑书,制刑鼎”,由于政令严明,刑罚得当,造就了郑国的鼎盛发展,形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国富民安的大好局面。可以说,子产是中国历史上主张“依法治国”之第一人。
子产的治国之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宽猛相济”,就是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子产曾对太子叔说:“治理国家要采用宽猛相济的方法,而且要掌握好其中的度,国家才能强盛。”
当然,子产当年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他最初执政的时候,许多人对子产既怕又恨。郑国当时流传着一首歌谣,李长之先生将它翻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的:“提倡节俭,提倡节俭,人有好衣服也不能穿;整顿军事,整顿军事,人要种地也没法子干;谁杀子产,我们心甘情愿!”然而,三年之后,郑国才尝到了改革的甜头,他们的民谣也为之一变:“我们子女,是子产教育;我们田地,是子产开辟;子产可别死!死了谁继续?”
后来,子产去世之时,郑国举国哀悼,孔子听到子产去世的消息,也大为悲恸。子产的改革带来了郑国的一时繁荣,可惜后继者没能继续子产的政策,使得国力渐渐衰弱下去,最终覆灭。但子产的政令给中国留下了非常稀缺的法治遗产。
关键字: 内容标签:治国,之道治国 之道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