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给张邦昌"量刑"

编辑:秋痕 来源:深圳商报
 
老实说,我对张邦昌的认识,完全是小时候受《说岳全传》的影响。记得那时“说岳”的连环画系列中,有一本书名就叫《张邦昌卖国》。小说中的张邦昌不仅残害忠良,奸谋倾社稷,连金人都说他是宋朝第一大奸臣,与后来的秦桧并列大坏蛋。 

    小说的影响力真是了不起,这样的印象维持了不知多少年。直到有一天翻阅宋史读物,才发现此人冤得很。宋代靖康之变,徽、钦二宗被俘,金大宗命另立别姓为傀儡天子。当时宋朝百官讨论半天,为免金军屠城,大家推举当过两个月宰相的张邦昌继位。张邦昌绝对不愿意做此等僭逆之事,打算自杀,有人劝他,如果他自杀了,将使一城生灵涂炭。张邦昌迫不得已,只能应命。在册立仪式上,他一再痛哭,表示自己不忍叛立。虽然他的傀儡政权国号“大楚”,但他始终不立年号,不坐正殿,不受群臣朝贺,不用天子礼仪,大内宫门都贴上“臣张邦昌谨封”的封条。等金军北归后,张邦昌一面派人寻访康王赵构,一面迎哲宗废后孟氏入宫垂帘听政,他自己退位,仍称太宰。“大楚”傀儡政权实际上仅存在了二十三天。尽管如此,赵构即位后,仍将张邦昌贬官赐死。(以上引自虞云国的《细说宋朝》) 

    到了《说岳全传》中,张邦昌的罪行就远远不止僭逆一项,小说前半部分的种种坏事都跟他有关。这些当然并没有历史依据。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有一个思维定势,先划一条线,分清好人坏人(忠奸),属于坏人这一边的,尽管往他身上泼脏水也没有关系,孔子早就说过:“纣之不善,不若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这是老百姓的普遍心理,但历史研究却不能这样天真单纯。张邦昌在《宋史》中列入叛臣传,不管他怎么不情愿,如何冤枉,这一点却无法否认,但是其他罪行有没犯呢,似乎应该还他一点公道,好比同样是定了罪的犯人,判一年徒刑和判死刑,毕竟还是不一样的。对历史上已经有定论的其他“坏人”,也应实事求是“量刑”。安迪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量刑,张邦昌量刑 张邦昌
下一篇:中山门城墙留下最密集弹痕 计划设置“文字牌”||上一篇:康有为青岛意外死亡存疑 入葬时穿中山装却佩朝珠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