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他的诗,真的不厌。一遍十遍至百遍。每次出门远行,晚唐的枯黄槲叶和白色枳花,就从他笔下,一路铺了过来。
书里说,他年轻时便才高过人,逢官考,押韵作赋,叉八次手的时间,即能成就佳作。因此,温庭筠又有“温八叉”的浑号。这倒也生动。
虽然,温先生的笔停在千年那头的黄纸上,但他在商山早起时的车马铃铎,叮当地唤醒了此后所有出门在外的人。时逾千载,他笔尖上的茅草店还在月色下影影兀立;板桥上的足迹和白色寒霜,还一直不曾融化。一切都随温翁的诗句,凝结在行客的乡思里。
太喜欢他的《商山早行》了。
我没有去过的商山,是大名鼎鼎的温庭筠孤旅之中寄放愁绪的地方。平常的一个陕西商县,寻常的一座山,就因为他在唐宣宗大中末年,辞别长安时,经过了一回,便连大片大片枯败的槲叶,也不朽了;便连那一阵阵啼鸣的鸡声,也不息了。古人远行的情形,全化成了他的这幅早春出行图。让人一读,就绵延不断地想起身后的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的无限,只在这样浓淡相宜的画卷里。
今古文人笔下的远行,总和背后的乡愁粘在一起。温先生的孤旅,有大片的槲叶和驿墙边一簇簇枳花,点缀怀乡思情。乡愁就此,少了悲气,多了壮怀,更添了美感。那些薄暮、枯草、秋鸦、离殇,亦有了几分亮色。
扛得起千年旅愁的商山,理当被人记牢。何况,有西天冷月,枝上花朵,鸡声人迹……更何况,还有今人的“杜陵梦”和故乡凫雁。
前些时日,于卧床不起的状况,又翻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这是他秋天送友人东游而写的。我读出了他对朋友的深情,也读到他的隐约离愁。喜欢他“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的生动旅途闲情,也同情《瑶瑟怨》中女子“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轻云。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的别离悲。
还读到一篇关于他那首《菩萨蛮》(词)的文章,说温先生在晚唐的末世,面对满目疮痍,以堕落来显示反抗意味。行为放浪,徜徉于烟花柳巷,是“俗且色”的一个人。虽然知道是事实,但我读了,还是有点不甚痛快,似听到有关好友的闲言碎语。是我太喜欢温先生的诗词了。
其实,人也是,文字也是,总会有高低错落罢。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外号,过人,温庭筠,温八叉外号 过人 温庭筠 温八叉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书里说,他年轻时便才高过人,逢官考,押韵作赋,叉八次手的时间,即能成就佳作。因此,温庭筠又有“温八叉”的浑号。这倒也生动。
虽然,温先生的笔停在千年那头的黄纸上,但他在商山早起时的车马铃铎,叮当地唤醒了此后所有出门在外的人。时逾千载,他笔尖上的茅草店还在月色下影影兀立;板桥上的足迹和白色寒霜,还一直不曾融化。一切都随温翁的诗句,凝结在行客的乡思里。
太喜欢他的《商山早行》了。
我没有去过的商山,是大名鼎鼎的温庭筠孤旅之中寄放愁绪的地方。平常的一个陕西商县,寻常的一座山,就因为他在唐宣宗大中末年,辞别长安时,经过了一回,便连大片大片枯败的槲叶,也不朽了;便连那一阵阵啼鸣的鸡声,也不息了。古人远行的情形,全化成了他的这幅早春出行图。让人一读,就绵延不断地想起身后的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的无限,只在这样浓淡相宜的画卷里。
今古文人笔下的远行,总和背后的乡愁粘在一起。温先生的孤旅,有大片的槲叶和驿墙边一簇簇枳花,点缀怀乡思情。乡愁就此,少了悲气,多了壮怀,更添了美感。那些薄暮、枯草、秋鸦、离殇,亦有了几分亮色。
扛得起千年旅愁的商山,理当被人记牢。何况,有西天冷月,枝上花朵,鸡声人迹……更何况,还有今人的“杜陵梦”和故乡凫雁。
前些时日,于卧床不起的状况,又翻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这是他秋天送友人东游而写的。我读出了他对朋友的深情,也读到他的隐约离愁。喜欢他“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的生动旅途闲情,也同情《瑶瑟怨》中女子“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轻云。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的别离悲。
还读到一篇关于他那首《菩萨蛮》(词)的文章,说温先生在晚唐的末世,面对满目疮痍,以堕落来显示反抗意味。行为放浪,徜徉于烟花柳巷,是“俗且色”的一个人。虽然知道是事实,但我读了,还是有点不甚痛快,似听到有关好友的闲言碎语。是我太喜欢温先生的诗词了。
其实,人也是,文字也是,总会有高低错落罢。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外号,过人,温庭筠,温八叉外号 过人 温庭筠 温八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坑爹”军事发明:奇葩厕所搞沉德国新式潜艇||上一篇:诗人茶痴杨万里